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一个甲子的巨变——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2)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0月13日17:58
  喜看我家住房之变

  唐 维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这是上海过去长期流传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确实,开放开发前的浦东,在各方面都很落后,和繁荣的浦西无法同日而语,特别是来往于浦江两岸的交通很不方便。但我却有着一番不同的感受。

  1975年结婚后,我从位于浦东塘桥的学校集体宿舍搬到浦西岳母家,住在浙江南路一幢砖木结构旧房的三层顶里,虽然居住面积将近15平方米,但有一部分都没有一人高,还隔成两间,一张五尺床和一张单人床两边一摆,再加上大橱、五斗橱和桌子等一放,室内就剩下狭窄的走道,如果有亲朋来,晚上就有人只好睡在地板上了。当时,二楼过道上放着二、三楼三户人家烧水做饭的煤球炉,热气熏烤着楼板,我们就像住在蒸笼里。上海的夏天经常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炎热难受,若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房内更是酷热难耐,我们根本无法安睡,有时只好带着孩子到马路上兜风。大孩子三岁时,由于夏日暑热熏蒸,头、颈部长满热疖,发炎化脓,大人看了疼在心里,但又无可奈何。后来,学校照顾购买了一台由协作单位代加工、校办厂装配的小台扇,但质量不过关,风力又小,炎夏仍不能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1980年初,为支援宝钢地区的文教事业,我们来到宝山。由于粥少僧多,直到1983年底才分到两居室公房。因当时收入不高,家庭负担又重,无钱添置家用电器,家中只有一台居委会赠票购买的由街道工厂装配的十二寸黑白电视机,但晚饭后想看一会电视新闻,影像却跳动得厉害,连两个孩子都不愿意看。我们住的是顶楼,三面墙受到烈日炙烤,夏天室内闷热异常,晚上一家人只得挤睡在靠阳台厅的地铺上。后来,在陆续添置了落地扇、教师节照顾购买的吊扇后,炎热无法入睡的问题才有所缓解,但由于空间等的局限,晚上仍然睡不好。两个孩子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在这里度过一个个难耐的冬夏,直到技校毕业。

  孩子们参加工作后,家庭负担有了明显减轻,工资水平也逐年提高,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在有了一些积蓄后我陆续添置了些家电。2002年,我到安徽老家,在亲友支持下,推倒了破旧的老房子,在原址新建了有140多平方米的两居楼房和配套的大厨房,把自来水接进了家,新增了卫生间和浴室,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这在当时当地是很新鲜的事。新房装修后又在堂屋和厨房分别装上了吊扇、壁扇,定做了席梦思床垫,购置了单人和三人沙发等家具,为辛苦一生的老母亲改善了居住条件。

  2004年后,两个孩子先后结婚。大孩子买了套有80多平方米的房子,小儿子则在大华新区买了套约百平方米的期房,不仅装修一新,而且还配全了家电,大小房间不仅都有电视机,而且都还装上了空调,大客厅里还安装了大屏幕彩电和立式空调。小房间的书架上放着电脑,每当空闲就上网浏览各种信息。

  如今,我们老两口已退休在家。虽仍住在两居室的老公房里,但房屋有了自己的产权,家电也基本配全,现在,我们再也不会出现为争看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而不愉快甚至发生争执的情况了。夏日或冬季严寒,也再不用担心了,白天和夜晚轮流开大小房间的空调,凉风习习,根本不愁白天无心处事,夜晚无法安睡。每当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扬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