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内部构造 |
试水成功后,陶相礼兴奋地挥手。法晚供图 |
农村小伙自制潜艇潜水5分钟
5年级文化程度 5个油桶做艇身 可潜水5米深 ———
这是一艘用5个油桶焊成的“潜艇”;这是一艘用旧货攒成的“潜艇”;这是一艘由一位在北京的外来务工者自制的“潜艇”——昨天上午,它在房山的一处湖泊里下潜了5分钟。
陶相礼,来自安徽阜阳农村,文化程度小学5年级。为了这5分钟,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然而他不知道这短暂的5分钟能否为他带来“未来”。“我之所以做‘潜艇’,就是为了吸引商家给我投钱”。这位茶楼音响师说自己有很多发明,但没有钱来制作生产——他的月薪只有1000多元。
5油桶做艇身 电池做动力
昨天凌晨5点30分,陶相礼带着两个蓄电池从位于马连道的家中出发了,目的地是房山的一处湖泊。他不想让记者曝光这个湖泊的名字,因为他的“潜艇”藏匿于此。之所以那么早出发,也是希望试验不要惊动湖泊管理方,否则他就要交纳相关的费用。
清晨6点30分左右,他和拍客老刘来到了“潜艇”的藏匿处:一个狭长的水湾。“潜艇”浮靠在岸边,只露出一个艇仓。为了不让它顺水而去,陶相礼用缆绳将“潜艇”拴在岸上的木桩上。
艇身是用5个大油桶焊成的。整个“潜艇”形状类似导弹,头呈锥形,前部艇身里装着石头和沙子,以加重“潜艇”分量;尾部上面有一个电动马达,连着一只螺旋桨;艇中间由一个竖立的油桶作为艇舱。艇舱两侧有翼,上面伸出一个金属棍,棍上有一盏红色警示灯、两盏照明灯。灯下是一个用听诊器做成的声呐发射回收器,再下则是一个用摄像头制成的潜望镜。
艇舱只能容纳一个人,最前面有4个控制器,分别掌管“潜艇”的前后、左右、升潜以及气泵充气。控制器下面有一个压力表,用来显示“潜艇”承受的压力,以计算下潜深度。控制器左侧有一显示器,与摄像头相连,用来观察前面的情况。在陶的座位旁有一耳机,与声呐发射回收器连接,以了解潜水时周边是否有异物。此外,压气瓶、电池、氧气瓶等也都放在艇身里。
陶相礼说他的“潜艇”潜水原理很简单。在艇身前后底部各有一个“窟窿”,作为给排水用。“潜艇”漂浮的时候阀门关闭,潜水的时候阀门打开,水进入后艇就下沉。当要再次上升的时候,他就给艇身输空气,通过气压将水排出去。整个“潜艇”的动力都由电池来提供。
潜底5分钟 没有水下行驶
虽然“潜艇”里有气泵,但是陶相礼用自行车打气筒给“潜艇”里的压气瓶打气,因为气泵是用电的,但他带来的旧电池存电量有限。实际上,这艘“潜艇”里的所有部件都是旧货,大部分是陶相礼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即便如此,陶相礼说这艘艇花了他3万多元,目前他还欠着人家1万多元的债。
在检测完各种设备后,7点30分左右,“潜艇”启动了。陶相礼戴着氧气罩,站在舱里,观察着前面的情况。“潜艇”行驶得并不快,速度与公园里人力小船差不多。5分钟后,陶将“潜艇”开到了距离岸边大约30米的湖面上。
他向岸边的人挥了挥手,关上了舱门。艇头尾部的水面上开始冒出了小泡,艇下潜了。就在岸边的人认为试验即将成功的时候,突然“潜艇”的头部潜了下去,而尾部则翘出了水面,“怎么跟扎猛子似的”,岸边一位钓鱼的人说。
“潜艇”又不动了。数秒后,“潜艇”顺着水面,斜着进入水中。随着水面上又冒了几个小泡后,艇完全潜了下去,时间7点37分。拍客老刘开始给他计时。“我们约定好了,沉下去3分钟后就要上来,否则就意味着要出事,因为里面毕竟空气有限”,为网站做视频的老刘已经跟着陶相礼一年多的时间了。
1分钟、2分钟、3分钟……周围的人开始为陶担心起来,“要不要叫999”,一位目击者说。老刘又看了一眼表,说“再看看”。5分钟,水面泛起了小泡泡,就在潜入水中的地方,陶相礼的“潜艇”又浮出了水面。
陶相礼打开了舱门,向老刘挥了挥手,随之将“潜艇”开回了原地,其间他始终笑着。一到岸边,便开始对着老刘的摄像机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据他说,他的“潜艇”下潜了大约5米左右到达湖底,因为每下降一米,压力表会走一个字。不过,他的“潜艇”在水下没有行驶,也没有浮在水中,“主要担心电力不足,而且也为了你们拍照方便”,陶相礼说。
最危险经历:潜下去没上来
陶相礼是从去年开始制作“潜艇”的。而整个制作过程,用他的话说,没有设计图,没有专家指点,完全靠感觉。据他介绍,他自己也曾买了些军事方面的杂志,但并没有细看,至于这方面的书籍,则属于买了就丢在一边。
整个“潜艇”的制作只用了两三个月,是在一个小工厂里完成的。在没有任何的抗压、密封试验准备下,陶相礼便开始了下水试验。起先,他将“潜艇”运到了距现在停放处两三百米远的一个池塘里,进行“吃水”试验:先看“潜艇”的行进情况,再对照压力表,一点一点地让“潜艇”往下沉。“开始艇前头装的是水泥、砖头,但是太沉了,‘潜艇’下去后上不来,于是便改用湖边的石头了”,他说。
陶相礼还记得第一次潜水试验的情景。“‘刷’的一下子就沉下去了,当时特别紧张,太快了;而升上来的时候也特别快”。陶相礼说自己当时一只手拨动控制器,而另一只手则捂着舱里漏水的地方。也正是那一次,虽然陶相礼的“潜艇”浮了上来,但是由于操作不慎,“潜艇”开着盖就全部沉了下去。陶相礼借了一个电辘轳,一个人用了3天才将“潜艇”拽了上来。他的代价是里面的电子部件要全部更换。
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上个月。当时,由于时间比较晚了,在没有完全检测的情况下,陶相礼的“潜艇”便下水了,然而,一潜下去就没有上来。当时岸边的人觉得沉得太久,认为肯定出了危险。于是,住在岸边的一位农民划着小船确定了“潜艇”位置,周围的人将“潜艇”拉了上来。
陶相礼说当时是电池没电了,“其实我一点都不害怕,他们不拉我,我也能出来”。艇舱里,有一个撬棍,那就是陶相礼为逃身而准备的——一旦上不来,用撬棍将舱盖撬开,游走。
对话
做“潜艇”为了吸引投资
提到“潜艇”时,陶相礼有一个口头禅:“主要是没钱,要是有钱的话,这还会更好”。事实上,陶相礼眼中的钱并不是那3万元的成本,而是“潜艇”一旦成功所能给他带来的经济效益。
记者:你怎么想起做“潜艇”了?
陶相礼:我在北京打了十几年工,干过建筑、餐饮,做过建材买卖,30岁以后开始搞些小发明。我有许多发明和创新,例如自动抹腻子机、按摩洗发器等,但是没有人来给我投资做生产,我也没钱去展览会租摊推广。后来媒体报道武汉有人造“潜艇”,我就想做“潜艇”吸引人家。
记者:那怎么吸引呢?现在的效果如何?
陶相礼:我原本打算制作完了再给媒体打热线电话。后来老刘看到了,他联系了各媒体报道。
现在包括路透社等外国媒体也来采访我,但还是没有人找我谈投资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我的计划。
记者:你觉得小学5年级的学历对你做“潜艇”和搞发明有什么障碍?
陶相礼:没有。我都是一点一点地摸着来,全凭感觉。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好像有天分似的。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制图/潘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