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世博推动科学发展:国内省区市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综述之二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0月14日13:50
新华网上海10月14日电 题:借世博推动科学发展——国内省区市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综述之二
新华社记者 吴宇
温家宝讲话
13日,来自青海的藏族环保卫士扎西多杰手捧一瓶纯净的长江源头之水,献给将于200天后开幕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他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借助世博会这一美好的事物,希望更多人关注母亲河,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来。”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的青海馆,选题就是“中华水塔三江源”。它把焦点定在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
这一展示主题强调,“三江源”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生态格局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三大江河既滋养了沿江流域的城市文明,又对流域城市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三江源”发生的变化,与城市看似遥远实则很近。
由于“三江源”与大半个中国的生命有着密切联系,由于“三江源”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一块地球“皮肤”,因此,“青海宁可牺牲局部利益,也要保护中华水塔。这不仅是为了缓解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更是人类理性发展中的一次探索和实验”。
作为很大程度上代表地方特征的省区市馆,能生动探讨如此具有全球意义的主题并果敢地将“GDP”放到次于生态环保的地位,无疑令人钦佩,这也凸显出身处边远、欠发达的青海省,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中,并不边远,并不落后。
早在半年多前,青海馆的展示设计方案就通过了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的评审。专家认为,了解和认识“三江源”,对青海以外的广阔世界同样具有极大的紧迫性和警示意义;“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主题,有助于在世博会这一“全球层面”唤醒人们的生态自觉,增进并鼓励政府部门和普通大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而这恰恰是国内省区市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内多个省区市的相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坦言:参与上海世博会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上海世博会主题并与自身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好比一个“抓手”,又好比一座“熔炉”,经过反复摸索和碰撞,上海世博会正悄悄成为多个省区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推动力。
与黑龙江馆“冰雪,让我们与众不同”的展示主题相联系,今年6月,黑龙江省专门举办了以“资源与城市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世博论坛,突出传递“科技创造资源”的理念。据副省长孙尧介绍,当前,黑龙江省已尝试开展将复合材料用于建筑,保护森林资源;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开发生物质燃料和环保清洁能源,保护石油资源。孙尧说:“科学发展,加速发展,融入世界,是我们参与世博会的宗旨。”
除了中国馆内的地区馆,上海世博会创新设立并计划永久保留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同样为省区市借世博会推动科学发展开辟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目前,在占地15公顷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来自西安的“大明宫”、宁波的“滕头村”、成都的“活水公园”、上海的“生态家”等实物展示案例,大多已进入土建工程收尾阶段,其所蕴含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在今天的继承创新,格外令人期待。
滕头村1993年曾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称号,2007年又获得联合国首批“世界十佳和谐乡村”荣誉,其以“生态理想化、生态资源化、生态生活化、生态产业化”为发展战略,营造了“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走出了“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被认为代表了中国乡村城市化的方向。
宁波滕头村展示案例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相关乡村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演示以及乡村生活体验的展示,都将在一座长53米、宽20米、高13米、外观采用江南民居式样的建筑中进行展示。
成都活水公园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为一体,是全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曾获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其案例微缩在约2680平方米的地块中,四个展区从雨水、污水收集开始,通过生物自洁功能进行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最后可以将5类水净化成3类水,对“天人合一”“人水相依”的东方哲学进行生动演绎。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