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洄游道缩短千余公里 长江豚仅存千余头
来源:
中安在线
2009年10月16日05:16
继白鳍豚之后,曾经在长江水中活泼戏水的江豚如今也面临着“最危险的时刻”。而这种被称为“长江最后的哺乳动物”的濒危动物目前所遭遇的困境仅仅是一个缩影。昨日,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2009年年会暨湿地与气候变化适应高级研讨班在安庆举行,滋润了江淮大地的长江今天面临的危险及其对长江流域生物的严重影响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焦点。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位专家呼吁:长江水生动物面临危险!
中华鲟洄游通道缩短千余公里
昨天的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本小册子引起了不少与会专家的关注。在这份名为《中华鲟眼中的长江故事》的小册子中,中华鲟这种长江独有的洄游性鱼类正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华鲟每年10~11月从大海游回长江上游产卵,幼鱼次年4~5月以后陆续到达长江河口,并于9~10月游向大海。经历10~15年发育成熟后返回长江繁衍后代。由于上游大坝建设等环境变化,中华鲟在长江的洄游通道已经缩短了千余公里。而即使他们可以顺利产卵孵化,经长江返回大海的路程也将遭遇污染、噪音、江湖阻隔、围网养殖、挖沙采石等种种险境。
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郑邦友局长告诉记者,中华鲟的遭遇是不少长江流域珍稀水生动物的代表。被称为“长江最后的哺乳动物”的长江江豚与白鳍豚一样是长江水生系统的旗舰物种,继白鳍豚“功能性灭绝”之后,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从宜昌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水域内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为1200~1400头。由于长江江豚一胎生一个的繁殖特性,长江江豚的保护现状甚至比中华鲟更让人担忧。目前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人工饲养着10头长江江豚,研究人员希望从它们身上进一步了解这种珍稀生物,以防止它们步白鳍豚的后尘。但对于江豚的未来,郑邦友坦言仍充满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江太广大水域环境太复杂,解决问题难度也更大。
长江湿地保护关系全流域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人类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江流域生物的困境也反映了整个长江流域生态面临的危机。研讨会上,保护长江流域湿地、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是与会专家讨论的核心问题。
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陈家宽教授指出,长江流域干流江面宽展曲折,支流密布,淡水流量大,密集分布着通江、浅水、变化剧烈的湖泊群,河漫滩、湖滨、海滨沼泽发育良好,这样的湿地系统结构在地球同纬度地区是唯一的。独特的湿地结构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还起着调蓄洪水、供应优质水源、净化水体、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重要的作用,并支撑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好长江流域的湿地环境意义极其重大。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气候变化适应专家,来自美国的JohnMettews则表示,在全球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出现,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即使人类现在停下所有的排放,气候变化也将继续持续数十年。而湿地保护是人类与时间赛跑并对环境变化进行积极影响的最有效手段。
在长江流域的湿地保护中,安徽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专家组成员、安徽省自然保护站站长顾长明告诉记者,安徽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总面积约291.9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1.0%,占全国湿地面积的4.4%。目前全省已经建立起各级湿地保护区13处,面积33.2万公顷。由于湿地环境典型独特,众多野生动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在安徽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
安庆会议“连接高山和大海”
作为中国首个流域层面上的湿地保护网络,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2007年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上海、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的林业厅(局)共同发起成立。在昨天的会议上,安徽太平湖等7家单位作为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的新成员加入其中,至此网络成员已经达到40个。来自美国的全球淡水气候变化适应专家JohnMettews告诉记者:“保护区面积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越强。将保护区连点成片,成立湿地网络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的一个创举。”
在会议中,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表示,对于长江流域的湿地保护,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而这一说法也得到所有参会代表的认同。当一天的报告结束,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马广仁宣布,在与会代表的积极要求下,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在安庆年会上正式拓展到全流域,长江流域的湿地保护正式“从高山连接到大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