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向中国东盟自贸区乐观热泼善意“冷水”
中新社南宁十月十七日电 (记者王刚蒋雪林)第二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十七日于此间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前景非常看好,但他也对盲目乐观热泼下善意的“冷水”。
他表示,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为时尚早”,应该是“如期全面完成谈判和启动大的开放的市场的大门”。
张蕴岭是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中方专家组成员。他说:“我们商品贸易的绝大部分,尤其是东盟老成员将全面降税,东盟新成员还需要一点时间。同时,尽管有了协议,但如何落实协议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中国与东盟之间如何构建单一窗口,怎样进行制度接轨、进行技术上的改造等;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国企业利用率过低,仅达百分之十左右,需要政府加强有关培训。
在战略对话上发言之后,张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专访。他呼吁政府尽快采取措施,建立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构,为企业提供投资咨询、原产地证书申领等相关服务。
张蕴岭强调,中国东盟之间继续保持稳定和深度的合作,对于该地区的转型和地区合作进一步提升很关键。但现在需要的是中国东盟之间进一步增进互信,少喊口号,多做实事。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吕玉敏,及菲律宾前财政部长约瑟思·艾斯塔尼斯等多名发言人对张蕴岭在讲话中的观点表示赞同。吕玉敏说,如果所有东盟国家都能够在这个区域内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合作,从而提高我们生产力的话,那么经济结构会得到很大改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文莱等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