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管所院子里,已盖起商品房
近日,杞县粮食局多名职工联名向记者反映,该局存在违规拍卖粮食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记者采访此事发现,该县29个粮食企业中有14个被粮食局下属的“杞县恒通粮油贸易总公司”拍得,剩下的15个则拍给了之前已经通过转让获得这些企业的个人。拍卖价格与实际价值间也确实存在着较大差距。
职工们反映数千万的资产只拍了500余万
据杞县粮食局职工反映,2008年12月29日,在开封市北环路武警消防中队二楼会议室内,杞县粮食局对29个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拍卖。当天,29个企业全部以起拍底价拍出,价值数千万资产仅拍得500余万元。
其中,粮食局下属的“杞县恒通粮油贸易总公司”拍得14个,有15个企业拍给了个人。
反映情况的粮食局职工介绍,拍卖的29个粮食企业,平均每个占地20余亩,绝大多数整体资产都在百万元以上,但实际拍卖的价格都很低,有的甚至才几万元。“拍卖公告上只有时间,没写拍卖地点,当天很多想竞拍的人找不到地点,29个企业均是以拍卖底价成交的。”一名职工反映,在拍卖的前一天晚上,杞县粮食局局长刘峰岭将事先已经签订转让协议的人员组织到开封西区一家洗浴中心,最终获拍的个人也全部是这些签订协议的得主。次日,29个企业在没有争拍的情况下拍卖成功。
职工们说的“事先签订转让协议”是指,从2004年起,杞县粮食局先后将第三粮库等15个国有粮食企业转让给个人,并与之签订了整体转让协议。
粮食局局长称拍卖是否有问题纪委正在查
职工们的反映是否属实?记者到杞县多个部门进行采访。
杞县法院法制科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次拍卖是因杞县粮食局背负农发行巨额债务,由杞县农发行提起诉讼,最终走到拍卖程序。
在杞县粮食局,该局向记者提供了两份杞县人民政府的文件。其中2008年9月27日签发的“杞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解释了这次拍卖的缘起。纪要中称:在2004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包括杞县城关镇粮管所在内的15家国有粮食企业通过整体资产转让,实施企业改制,但改制未能彻底进行,原国有粮食企业背负农发行的巨额债务使15家承接企业背上很大的债务包袱。当天,县长办公会达成意见:同意解除原15家国有粮食企业与新承接企业签订的转让协议,15家承接企业承担的原国有粮食企业的所有资产和债务恢复到转让前状态。
另一份杞政土〔2008〕44号则显示,杞县人民政府在2008年10月26日决定,由杞县国土资源局收回包括城关镇粮管所在内的28个粮管所的30宗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记者核算,30宗土地共占地726.28亩。
该局局长刘峰岭表示,拍卖是否存在问题纪委部门已在调查,他个人不便表示什么。
为何获拍的个人全部是整体转让的得主?杞县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04年一些经营不善的粮管所面临停产,粮食局对15个粮食经营企业进行了整体转让,转得者已经支付了一部分职工安置费,“为了稳定,县里希望这次拍卖还是拍给那些原来经营者”。
记者走访发现粮管所院子里已盖起商品房
土地没有被拍卖,拍卖的资产也是2004年转让前的,这些说法是否经得起推敲?
在城郊粮管所,据知情人透露,在1998年,杞县粮食局投资460万元在该所建设了5个大型粮食储备库,此次拍卖的价格仅为28.7万元。在该所,记者看到5个粮库都完好无损,都在使用中。咨询看门人被告知,一个粮库一年的租金需要4万元。
记者又来到西城粮管所。这里已看不出粮管所的痕迹,原粮管所的院里竖起了5栋商品楼。
在售楼部,工作人员说,一期5栋楼共150套房源,每平方米均价在1200元左右。待院子一角拆迁完毕后,将再开发一栋。西城粮管所占地8亩,位处西开发区、县汽车站西200米,属黄金地段,土地实际价值约400万元。2004年,杞县粮食局以80万元的价格整体转让给一个体户,两个月后,该个体户转手以36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此次拍卖,西城粮管所以23.5万元的价格又拍给了该个体户。
既然土地收归杞县政府,进行商业开发的地块是否进行了招拍挂?是否缴纳了土地出让金?记者联系到杞县国土资源局,该局一位胡姓副局长表示,包括西城粮管所在内的30宗土地都未进行招拍挂,也未缴纳土地出让金。
知情人士称拍卖有使非法变合法的嫌疑
一位知情人表示,在2008年年底29个粮食企业的拍卖中,所有权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14个粮管所原来就属于杞县粮食局,通过拍卖又被粮食局下属的企业拍得,15个企业在拍卖前已经整体转让,最终又拍给了整体转让的获得者,看起来更像走个程序。“这种拍卖有使非法整体转为合法化的嫌疑。”该知情人说。
被拍卖的西城粮管所的院里,已盖起商品房。
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