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 新疆霍城县伊车嗄善村11个民族数十年团结和睦建设家园纪实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19日08:48
  祖国大家庭

  新华社记者 贺占军 张先国

  在我国西北角中哈边境地区,有一个由锡伯、维吾尔、哈萨克、汉、回、东乡、蒙古、达斡尔、俄罗斯、鄂伦春、塔吉克11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杂居村———新疆霍城县伊车嗄善锡伯民族乡伊车嗄善村。近60年来,淳朴、勤劳的各族群众在这片昔日荒凉之地拓荒造田,辟出一片绿洲家园。在艰苦创业和辛勤劳作中,各民族相互通婚,他们用三四种语言交流,互帮互助,其乐融融。数十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破坏稳定事件,民族团结的花儿在此常开不败,大家携手致富,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在西北边陲书写着民族团结、共建家园的佳话。

  小小村落缔结多民族血脉奇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但在伊车嗄善村,这个基本元素却烙上了多民族印记。全村700多户3000多人中,至少有150户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混合家庭,许多村民在介绍自己时会说明上辈是什么族,自己户口报的是什么族。

  “伊车嗄善”为锡伯语,意为“新村”。今年

  80岁的达斡尔族老人瓦斯嘎亲历了伊车嗄善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各民族相互通婚、融合的过程。瓦斯嘎家,就是一个由来自新疆、黑龙江、陕西、甘肃、江苏、河南6个不同省区、4个民族、30多人组成的“四世同堂”之家。

  虽然民族不同,但瓦斯嘎一家却相互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全家交流以汉语为主,但吃饭是清真,主要为了尊重大嫂习惯。全家一年至少要过十几个节日,常常喜气洋洋。”瓦斯嘎六儿子媳妇李瑞华说,全家从来没有因为饮食或者民族习俗吵过架。

  瓦斯嘎一家只是伊车嗄善村众多多民族家庭之一。

  如今的伊车嗄善村,不同民族间相互通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多民族相互缔结的血脉奇缘,留下了永远也讲不完的浪漫故事。

  携手致富边境村成了和谐大家庭

  漫步伊车嗄善村,你可以在一条巷道上听到多种不同的语言。由于不同民族相互通婚,邻里乡亲常常用不同语言交流,使得伊车嗄善村涌现出许多“天才翻译家”:大部分村民至少通晓两种语言,40岁以上的大多懂三四种语言,60岁以上的不少老人懂五六种语言。

  乡亲们说,重视教育、擅长与不同民族打交道是村里的传统。农忙时节,不同民族间相互帮忙帮工成为田间地头一道风景。

  记者近日来到哈萨克族农民阿里太家时,她正忙着为帮工掰玉米的几个回族、汉族、维吾尔族邻居准备午饭。“我们这里各族老百姓建设家园都是吃过苦的,所以大家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携手致富让村里各族群众尝到了甜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里每家每户先后通了有线电视、电话。进入新世纪后,家家户户都买了手机、摩托车,有的人还买了小汽车。记者近日进村采访时,恰逢县乡两级政府正为村里铺设自来水管道,一条新公路正在紧张施工。

  “民族团结的花儿为何常开不败?”面对记者的提问,村支书孙忠满的回答很干脆:“中央政策好,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多,生活变化大,不管什么民族都像一家人,铁板一块,分裂分子连水都泼不进来。”

  共享改革成果团结之花代代传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伊车嗄善村几乎没受消极影响。“发家致富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闹事!”村民们幽默地告诉记者。

  多年来,伊车嗄善村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不同民族间的口角也不多见,更没有破坏稳定的事件发生,各民族群众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霍城县伊车嗄善锡伯民族乡党委书记李西域说,伊车嗄善村出现今天这样祥和团结局面,是各族群众长期共同努力和历史沉淀的结果。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霍城县委书记张叶飞说,伊车嗄善村的发展变化是改革开放进程的缩影,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里,各民族已经分不开了。

  “伊车嗄善村不同民族相互通婚、团结互助将代代延续。”老支书孙忠满信心十足。

  据新华社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