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北京召开的环球国际(2009秋季)论坛上,部分国内专家表示,由于水资源成本上升,中国城市自来水价格面临上涨趋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邵益生指出:“近年来,由于城市本地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范围调水工程增多,增加了调水成本和污水净化及处理成本,从而使自来水价面临上升压力。”(10月18日新华网)
截至今年七月,国内36个主要城市水价平均为3.77元/立方米,与去年同比提高了4.7%。这即是说,水价上涨不仅是趋势,在很多地方已是现实。重申水价上涨压力,无非是要大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水价上涨的“洪峰”可能不止一波,还将会在更多城市泛滥。
水价为什么会一涨再涨,听到最多的解释就是:成本推动型——成本增加了,所以价格就要涨。于是,尽管在中国,自来水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价格一直由政府制定,尽管每次调价也大多会有听证会,但真正有决定权的,只有一个:成本。水的定价机制实际上就是:“成本上涨——上调水价——成本又上涨了——再调水价”,“水价”这个民生航标灯就始终在不断上涨的“成本”浮力支撑下水涨船高。
从邵益生主任揭示的情况来看,水成本节节攀高又主要是由于“水源污染日益严重”。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人口没有骤增的情况下,生活污水对加剧水体污染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造成“水源污染日益严重”的应该是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谁污染谁治理”这是污染企业本应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但是它们污染所增加的水成本,却通过不断上涨的水价转嫁给社会,这不仅加重了民生负担,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也是不公平。这样,则无益于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从源头上减排治污,进而降低水成本。
实际上,水价已经被水成本“绑架”。既然水成本一增加,水价就一定会上涨,那么谁还愿意约束内部管理成本,谁又肯承担外部社会责任呢?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09》显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较低,平均指数只有31分,而其中得分最差的正是环境责任。
因此,水成本增加可能不但不是水价上涨的理由,水价上涨反而可能是水成本增加的原因。所以,水价能否不涨,不在于开什么听证会,而在于水成本是否可控。水是比住房更为刚性的民生需求,穷尽一切控制成本的方法之后,再谈水价上涨,那才真正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