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探秘曲江芦溪藏银坑:摩崖石刻现“康熙”两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19日10:25
图为已废弃的古代矿井。

  近日,笔者接到报料,称在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芦溪瑶族村委会一个叫藏银坑的地方,发现了清朝康熙年间的摩崖石刻和一些刻在石头上的神秘图案,现场还出土了一些陶罐和瓷器等物品。笔者便与曲江文广新局分管文博工作的副局长禤细贤、曲江博物馆馆长肖东方等专程赶往芦溪,开展对藏银坑的考察。

  摩崖石刻出现“康熙”两字

  藏银坑位于大山深处的芦溪角,离樟市镇18公里。现场已被挖掘机挖出了一块平地,摩崖石刻仍保留在原地。经仔细观察,只有“康熙”两个字较为清晰,后面的字迹已风化严重,无法辨认,考古人员只好小心将拓片带回去研究。在此石刻前方挖起的一块1.5米高的大石,压在底下的一面竟然有两个神秘的图案,又像棋坛又像是一种线路图,似乎暗藏着什么符号,透露出一种神秘的信息。当地村民说,可能是与藏银坑有关的藏宝图吧,因为当地多年来都流传着这一带藏着许多白银的传说。而在离石刻相距约15米处,又挖出了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一个5.5公斤重的椭圆形麻石,旁边还有一些精致的瓷器,其中一个碗上标有“大明成化元年”的字样,应为公元1465年制作。另一个青釉碗直径8.7厘米,高4.8厘米,外面有些釉已褪色,而碗内却形成漂亮的冰纹,亦应是明代的用品。

  这一带为什么叫藏银坑

  这一带为什么叫藏银坑呢?原来,这里曾是古代颇具规模的冶炼场,当地还遗留着许多炼矿产生的废碴。这些废碴比较细小,表面棱角比较园滑,材质又较轻,明显不是炼铁留下的。当地传说这一带明清时期曾是炼银的场所,但究竟是官采还是民采?翻遍清代的《曲江县志》均无在芦溪开矿的记录。按两位考古人员推测,如此规模的冶炼场,在当时开采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应有数百人在此同时工作。但此地人迹罕至,远离民居,古代交通极为不便,当时这些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又是用什么办法从矿石中炼出贵重的物质?这真值得有关专家去认真考察了。

  石刻记载当年矿山开采史

  芦溪村委干部邵艺明告诉笔者,他10多岁时进山砍竹子,在一个叫山陡坪的地方曾见过一块石刻,上面也有“康熙”的字样,字迹还很清晰,且标有具体的日期,这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在一片苗竹林,笔者终于找到了这块记载当年矿山开采史的石刻,上面刻有“"康熙"卅年在此开山我大功劳贤工王尔瑞辛勤莫贪……”等字样。对照历书,此石刻的雕刻时间离现在已308年了,文字是在磨平的石块上刻的,究竟当年是为表彰辛勤有功的矿工而刻,还是矿工在艰苦劳动之余为消磨时光而自刻取乐?从地形地貌看,此处应是当年的矿工的生活区。

  一罐白银留下的诱惑

  探秘至此,一幅清晰的古代炼矿图已展现在眼前,但一件真实的故事却给藏银坑增添了更神秘的色彩。那是上世纪80年代,韶关市始兴县某地瑶族村民10多人连续两年专程到曲江芦溪寻宝。据说,这些村民的祖先是从芦溪迁往始兴的,他们的先辈曾告知,在芦溪的大山深处还藏有多少银锭,并画有真正的藏宝线路图。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挖到了一罐白银。但更多的白银埋在何处?那就不得而知了。(吴祥业谷立辉)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