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湖南:文化因产业而大气 产业因文化而灵动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0月19日15:48
  10月1日晚8时05分,天安门广场上出现神奇的一幕:烟花燃起,似饱蘸笔墨,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千山万里”画卷——一轮红色的“太阳”升起,祖国秀美“河山”卓然显现,江山如此多娇!北京的夜空恍若白昼,象征大国崛起的烟花画卷在浩淼夜幕上栩栩如生。产自湖南的焰火燃放表演,惊艳国庆大典之夜。湖南人的文化创意力和文化表现力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文化产业,向共和国汇报

  其实,在国庆一系列庆典活动中,印有湖南记号的,还有代表湖南参加群众大游行的“锦绣潇湘”彩车。彩车以盛开的芙蓉花和侧面鱼群造型为主,是国庆彩车中惟一采用双动力驱动的彩车,还是惟一采用专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彩车。车身上,巨大的LED屏幕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湖南标签”——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粼粼湘江清流不息、千年古洲橘子洲头……彩车在缓缓行进,流淌一路浓浓湘情,将现代工业文明与深厚文化底蕴巧妙结合,这是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的淋漓展现,更是湖南文化产业向共和国汇报的精彩亮相。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井喷式的弯道超车,湖南文化产业呈现出风生水起、挺立潮头的新锐之气,敢为人先、敏时而动的担当气质,说得起话、拿得出手的豪迈之气,有产业规模,有市场主体,有文化品牌,有人才队伍。

  2008年,湖南全省实现文化产业总产值109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1%。通常认为,当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时,就可以被认为是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已成为湖南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了。再往前推一年的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870亿元,增加值达4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与北京、上海、广东等五省市一道率先超过4%的比重,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新的支点。

  以湖南传媒为主体的湖南文化产业,这些年可谓是高山上打锣——名声在外。“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全国知名。影视制作成为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重要生产基地,湖南卫视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8.9亿元,利润4.1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湖南出版已成为中国地方出版实力三强之一。湖南原创动漫总产量连续排名全国第一,宏梦卡通公司和三辰卡通公司位居全国十大动漫企业第一和第二位,湖南动漫产业已占据全国动漫市场的1/5。湖南《体坛周报》占据了全国体育类报纸60%以上的发行和广告份额。

  2006年到2008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了133个文化品牌,其中“湘字号”文化品牌29个,占到21%。据百度调查,湖南卫视品牌提及率是卫视平均提及率的27倍,在中国品牌500强中排第129位。2008年,湖南卫视品牌价值达57.52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1.58亿元。“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以大众参与方式产生广泛影响,蓝猫、虹猫蓝兔成为中国原创动漫的驰名品牌,歌厅文化凭借平民化娱乐样式在全国独领风骚,电视购物“快乐购”快速增长走出了电视传媒向商业连锁的跨界经营之路。

  古人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今天,则可以说“凡言传媒处,皆有湖南传媒人”。中国传媒大会2008年会揭晓的“金长城传媒奖”,湖南媒体界的风云人物们悉数上榜,颁奖会几乎成为湖南传媒人的群英会。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潇湘晨报社长龚曙光被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传媒风云人物”,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被评选为“2008中国十大传媒影响力人物”,潇湘晨报总编辑刘剑,红网董事长、总编辑舒斌分别被评选为“2008中国十大传媒创新人物”,湖南电视台副总编辑、广告部主任樊旭文被评选为“2008中国十大传媒经营人物”。

  毫不夸张地说,“大文化、大宣传、大产业”在湖南已经形成。一个地域上不占风气之先,经济上不甚发达的内陆省份,硬是将文化产业搞得风生水起、波涛汹涌。文化产业正成为湖南有活力、有竞争力、有湖湘文化底蕴、有国际化风格的特色产业。

  文化产业 天天向上

  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呢?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时,不难看到,湖南的文化产业一直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许多人还在提倡“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候,湖南已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早在1989年,湖南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2001年确立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十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等一系列文件,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

  “发展文化产业,"一等二靠、小打小闹"是行不通的。无论发展目标、市场运作,还是产业格局、人才培养,都要拿到国际大背景下去比照,去审视。”这是刚到湖南履职的张春贤2006年6月在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话。也就是在那年的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文化强省”被作为战略决策写进报告,吹响了以“国际视野”谋划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崛起的集结号,提出了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宏伟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00亿元,到2012年实破1000亿元。

  2009年10月12—14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来到省直新闻媒体、文化单位和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等21家单位,深入调研湖南新闻、出版、发行、影视、网络、娱乐、动漫、文博等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让我们跟随周强省长的行程感受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和美好愿景:

  在拥有18万件藏品的省博物馆,周强一行详细听取了省博物馆改扩建方案的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将省博物馆建成湖南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工程。

  湖南出版集团旗下的红网、潇湘晨报、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华瑞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湖南出版业发展势头很好,发展潜力巨大。湖南新闻出版业已实现纸、磁、光、电、网多媒体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全国率先提出“报网融合”新概念,将旗下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网站等整合构建一个覆盖报纸、网络、杂志、手机、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等多形态互动营销的全媒体信息服务型平台。

  考察完湖南广电集团旗下的快乐购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卫视、湖南经视、金鹰网、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台国际频道、潇湘电影集团、湖南有线集团等单位,周强指出,湖南广电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宣传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宣传湖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宣传报道有深度,广电产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湖南的重要品牌,在全国很有影响力。

  宏梦卡通集团、琴岛演艺集团、省歌舞剧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文化单位……一路行来,让人感到越来越振奋。

  “一路风雨一路歌”,这就是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文化产业 背后的故事

  “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也能够演奏第一把小提琴”,湖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雄辩地证明:经济落后的地方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同样可以大有作为。但我们同样也明白,要拉好这把小提琴,演奏出动人的音乐,没有几把硬刷子是不行的。让我们来看湖南文化产业的硬刷子在哪里。

  先知先觉。“没有科学,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世界就会乱了套;没有文化,没有百花齐放的文化,这个世界不堪设想。”说这番话的是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魏文彬,他在担任湖南省广电局长期间创造了“电视湘军”的神话。湖南把文化强省作为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有着深远考量的一个明智决策。这一决策产生的明显效果,就是使整个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着后发赶超的活力和动感。“把握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趋势,文化产业调整与整合的趋势,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趋势,与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关联度越来越大的趋势,从宏观大局来思考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登高望远的一段话,反映了湖南决策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先知先觉。

  抢占先机。在2006年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无论改革还是发展,抢占先机都十分重要;先机就是市场,先机就是竞争力。对于湖南文化产业而言,这是方向,也是责任。”事实证明,“抢占先机”为湖南提出了命题,也提出了机遇,10余年来,湖南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张。199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10.34亿元,到2008年,达到530亿元,是18年前的53倍。2006年湖南首次把“文化强省”作为富民强省战略之一写入了发展蓝图,近期又制定下发《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工作实施纲要》,在支持文化产业上做到“政治上放心,管理上放权,工作上放手”。这种开明的态度和民主的决策环境,“不管”式的“真管”智慧,成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强大动力。

  锐意改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精明能干、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人就大胆引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率先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经济文化”。“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特别是在强化主体、创新业态和打造品牌上实现了全面推进、深入推进和持续推进,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组建了9家文化产业集团,湖南电广传媒和湖南拓维信息两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外向性、多元化、跨媒介,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鲜明标志。

  以人为本。始终以人才为依托,推动人才队伍创新,形成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解放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把人才资源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把培养人才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战略;不拘一格发现人才,舍得投入培养人才,以诚相待信任人才,创造人尽其才的广阔舞台,打造了广播电视、卡通动漫和体坛周报、潇湘晨报、红网、“快乐购”等一批朝气蓬勃的人才团队,开创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之时,湖南在北京召开了文化产业推介会。时任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的蒋建国用这样诗意的语言,表达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高度自信。

  文化产业,越策越开心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对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忧患意识的表述,这种忧患意识,同样适用于湖南的文化产业。

  在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文化产业竞争中,湖南文化产业如果图稳怕变、守成保守,就会面临着“标兵越来越多,追兵越来越少”的窘状,现有的优势和基础也将荡然无存。但我们也有理由站在今天的厚实基础上看到湖南文化产业明天的灿烂曙光,只要我们肯努力,湖南文化产业将会“越策越开心”。

  要勇于有作为。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统计表明,中国国内市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供给有70%的缺口,如此大的市场缺口,更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到GDP的25%,大约是28000多亿美元,几乎接近于中国整个的GDP。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它控制了全球75%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它的电影产量占全世界的6.7%,却占领了全球5O%的放映时间。湖南的文化产业现在的比重只有5.1%,空间很大。从这个角度讲,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应当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把文化产业当作当家长子来养,成为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顶梁柱”。当前,应尽快出台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各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形成强大合力,共同促进文化产业迈上更大台阶。

  要善于借东风。从国内形势来看,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湖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全国各地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面临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从省内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奠定的良好基础上,湖南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新业态迅速发展,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长,市场份额占有越来越大,呈现出势头好、竞争力强、前景广阔的发展局面。关键是要抢抓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

  要敢于应危机。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处于经济链条上端的文化产业,容易受到整个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在当前消费不振、观望情绪浓厚的情况下,文化产业无疑受到了冲击。但同时,由于人们对经济预期的下降,反而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比如,以前经常去旅游的会选择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到电影院看电影等。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但美国的电影业却得到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不应该在金融危机中“熬冬”,而是应该“冬泳”。

  要智于用措施。“路线既定,行动为先”。当前要做的,就是落实目前召开的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共识:要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等各方面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要进一步做大市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50亿、100亿元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培育健全出版、音乐、版权、音像、古玩、娱乐等各类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发挥品牌效应,多创造精品力作,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力;要大力发展媒体零售、电子商务、手机购物、网络游戏等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有实力、有技术、有网络的文化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地区战略重组和并购,培育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文化集团;要搭建发展平台,加快创意文化园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要大力培养人才,培养更多文化领军人物,进一步激发创造力和活力;要大力发展文化金融,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要扩大文化消费,出台鼓励文化消费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以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不能畏惧退缩,不能止步不前。态度必须坚决,行动必须迅速,步子必须稳妥。要敢于和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想问题、破难题,努力以新的思维研究新的情况,以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以新的举措打开新的局面。”3年多前,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说的话,今天仍然散发着真理的光芒。

  “未出土时已百节,到凌云处仍虚心”,这是湖南文化产业的期许,也是所有关注和关心的人们的殷切期望。我们相信,湖南文化产业一定会如金鹰展翅般“越飞越高”,直冲云霄。

  (责任编辑:王倩)

  我要发表留言

  现有留言:0人对本文发表意见 留言须知

  匿名发表 署名: 验证码:

  特别推荐

  · 嘉宾访谈 百科辞典

  ·

  ·《学习读本》

  · 《话语集》 大讨论

  ·心得体会 要论集萃 成果展示 动态汇编

  各省区市活动

  var Map = new SWFt("/img/2008kexue/maps.swf", "MP", "280","240","8", ""); Map.addm("quality", "best");Map.addm("scale","noscale"); //Map.addm("wmode","transparent");Map.write("Map");

  “两新”组织更多>

  ·

  ·

  ·

  ·

  最新留言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