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获得“院长奖章”和1万元奖学金后,同学们向38岁的金安厚投去敬佩的目光 通讯员张宇驰摄 |
38岁大学生获院长奖章 曾在清华大学食堂打工15年
华商报咸阳讯(记者芮潇潇)曾在清华大学打工15年的商洛青年金安厚,2007年终于考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10月15日,38岁“高龄大学生”金安厚获得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聪博亲自颁发的金质“院长奖章”,并获得1万元奖学金。
矢志不渝终圆大学梦
金安厚出生于商洛市商州区,1992年7月高考落榜。随后他在西安一家烹饪学校学习,当年11月,他前往清华大学食堂当厨师。15年打工期间,金安厚一直向往大学生活,渴望接受高等教育。2006年,当他得知国家取消高考年龄的限制后,下定决心再次参加高考。2007年春节后,他回到商洛中学参加复习和高考,第一志愿填报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8月,他被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录取。
入学两年来,金安厚克服了年龄偏大和来自家庭的种种困难,潜心苦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幅提升,先后取得了无线电装接工、中级电工、全国英语能力A级、高级网络管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连续两年被学院授予“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去年12月,被学院党委接纳为中共预备党员。
妻子在清华打工供他读书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金安厚时,他穿着一双旧布鞋正准备去拍毕业照。谈起两年多的大学生活,他感慨地说,上学两年来,自己每月的生活费要300多元,加上上初一的孩子花费,一切支出全依靠仍在清华大学打工赚钱的妻子。“我对不起孩子、爱人、父母”,金安厚说,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谈起上学的初衷,他说就想用知识改变打工的命运。
该校的老师和学生提到金安厚时,都对他表示非常钦佩。虽然金安厚一学期电话费不足50元,生活上也很拮据,但每当班上评助学金时,他总执意要把机会让给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
在谈起获得“院长奖章”和1万元奖金时,金安厚说:“十分意外,也特别高兴。这枚奖章不仅激励我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也会激励全院的同学们勤奋学习,实现人生理想。”
据介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奖章”是该院颁发给学生的最高荣誉,用于奖励在全国职业技能、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特别突出、学业成绩特别优异,或经历特殊、正面影响较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