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试点城市司法局局长畅谈理解和感受 社区矫正重教育改造生命力强大
来源:
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21日07:38
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高墙电网,有的是用教育去说服,用热情去感动,用热心去感化。
作为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自开始试点以来,社区矫正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3位试点城市的司法局局长,请他们介绍当地社区矫正的经验,并谈谈对社区矫正的理解和感受。
实现“三个大大降低”
2003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南京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9490人。目前社区服刑人员未出现一例重大恶性犯罪,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健康稳定,态势良好。
回顾6年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历程,南京市司法局局长孙绵琪用“三个大大降低”来概括取得的成效:
一是大大降低了刑罚执行成本。根据几年来的数据统计,社区矫正的人均改造成本不到监禁刑成本的十分之一。
二是大大降低了重新犯罪率。截至目前,南京市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7人,占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0.11%,其中65%的区县实现了零重新犯罪。
三是大大降低了对罪犯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实行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在家居住,不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使其避免了因入狱而导致的家庭破裂、子女失学失教、老人无人赡养等社会问题,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
孙绵琪说,南京市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特别注重发挥高科技的作用,推出的“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手机进行卫星定位,对全市所有社区服刑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和定位跟踪管理。只要在系统中输入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姓名,屏幕上会立即出现地图,显示该名社区服刑人员的位置和当前状态。
“这大大降低了社区矫正的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质量和水平。”孙绵琪说。
五级工作网络助力
“我是个罪犯,政府不仅没有抛弃和歧视我,而且派了这么多人来帮助和挽救我,再不改好,真的谁也对不起了。”
“自己的亲人犯了罪,政府没有把他送进监狱,而是让他在社区服刑,减少了他染上更多恶习的机会,家庭正常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以上是辽宁省本溪市某社区服刑人员与其亲属的真情告白。自2005年开始试点以来,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共接收矫正对象474人,其中,解除矫正341人。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率为零,重新犯罪率为零。
谈起这几年来的工作感受,本溪市司法局局长焦林告诉记者,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制度改革,在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本溪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历了一个从积极探索到不断实践,从自我完善到积累经验的过程。
3年多来,本溪层层建立健全了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基本形成了市、区、办事处(镇)、社区、矫正小组等五级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平山区在层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的同时,积极挖掘社区资源,招募社区矫正志愿者1435名,建立矫正小组411个。
“每名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矫正后,我们都要通过调查和走访,全面掌握其基本情况,根据犯罪原因、类型、心理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由矫正小组制订矫正个案。”焦林说,每名社区服刑人员由矫正小组负责全程监督、教育和管理。
“三支队伍”确保落实
2006年年初,广东省江门市被确定为社区矫正试点市。截至今年8月,全市三区四市81个司法所已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674人,已有669人期满解除矫正,95%以上的社区服刑人员表现良好,顺利回归社会。
自2007年开始,江门市将社区矫正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给予落实,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考核目标。
“我们建立了三支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确保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得到落实。”江门市司法局局长袁忠强说。
袁忠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有司法所工作人员187人,他们是具体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了补充人员不足,政府又聘用了专职社区矫正辅助人员33人。现在,全市有各类辅助人员共51人,他们成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力量。
“我们还将各村(社区、居)委会的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组织起来,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配合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袁忠强说,目前全市共有1214名志愿者。
江门市根据服刑人员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和分级别管理,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公益劳动,实行外出请销假审批制度,通过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建立详细的管理档案。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工作部门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感到难以处理。”袁忠强建议,应尽快修改或制定相关法律。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