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亚洲开发银行在香港发布更新版的《2009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将中国经济2009年全年的增长预测由7.0%调高至8.2%,主要考虑中国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和宽松货币政策,减缓了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新社发绍常 摄
中新网10月22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22日刊出社论说,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经济增长已不必“保8”,而是肯定“超6望9”,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可能就超越日本,雄居美国之后。但中国经济每一次转身,都会面临着矛盾冲突,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转身,亟待解决的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问题。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今年的政治大事基本办完,伴随着这一轮热闹的秋季外交,要开始筹备今年最后一个重要会议,即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手部署来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安排。看上去中国经济的走势最好,但部署来年的经济规划却不那么容易,问题就在于中国经济不能不转身,而这一转身,面临着两大难题。
从远处望去,中国经济是形势大好,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已难以捕捉,珠江三角洲那些企业成片倒闭的地方,又开始出现灯火通明、加班运转赶订单的现象。中国经济已率先复苏,经济增长已不必“保8”,而是肯定“超6望9”,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可能就超越日本,雄居美国之后。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看上去有些保守,认定经济增长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问题,来年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也不想大动,要继续“保增长”。
但中国经济又到了必须转身的时候,就短的时间因素而言,是国际金融危机引来经济滑落,中国采取了以投资拉动刺激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基本上已用到尽头,不转向已经不行。以较长的时间因素而言,中国正要着手制定第12个五年发展规划,每当此时,都要面对当前经济的突出矛盾、长远发展的战略安排,作出重要的转身。
新中国60年间,曾有一系列的转身,较重大的转身,有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增长,全面的计划经济;到1978年的改革,打破计划经济的铁板,图调整轻重工业、工业与农业间的失衡,走向商品经济;1993年开始提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走向市场经济;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由市场经济的转型,再转身一次,搭上全球化快车。
过去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重要转身,都因结构性失衡而起。今天,中国经济面临又一次转身,也是因自身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以及由之形成的发展模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不再适应内外环境的要求。就算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一次转身也不能不为。
中国经济每一次转身,都会面临着矛盾冲突,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转身,亟待解决的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问题。
步入后改革时期,中国就从短缺经济变成过剩经济,从2005年开始就在提出政策进行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希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导致调整行动被迫搁置,而为止住经济下滑的4万亿大投资,令产能过剩问题再度浮现和加重。而全球经济都在调整,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不改变发展模式,不调整产业结构,不解决过剩经济的问题,没有前途。
增长模式的转变、结构的调整,最终要落实到产业上,而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个大难题。除了经济政策方面的调整难之外,最难的还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分权,难在利益团体抓权,令结构调整不是寸步难行,就是进一步退三步。
另一个难题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难题。所谓绿色经济,笼统来讲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较高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来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在各主要经济体大力推行绿色经济,被视为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将引来全球新政下,中国的绿色经济也已起步,希望以之促进经济转型,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估,有人称之为在世界上已成巨人,有人认为中国还在艰难起步。就现状来看,中国的绿色经济,以投资规模来看,确实可以在全球称雄,但已出现较大问题,包括一哄而起一拍而散、翻牌滥竽充数、缺乏统筹规划、缺乏核心技术、疲于追赶的问题等等。
中国经济要实现再一次转身,步上新的发展道路,必须解决好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必须解决好发展绿色经济,抢占全球竞争先机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解决结构性失衡、找寻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