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缺席两大校际联盟 欲成立自己联盟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22日11:09
且听名校校长、教育专家、大学学子各抒己见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徐啸寒 朱玲
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教育建设的热点在哪里?社会关注的焦点怎么看?今日起,本报推出访谈类栏目“教育埠”,邀请教育界杰出人士、资深专家、莘莘学子展开圆桌式对话,将这些或妙趣横生,或棱角分明的对话,原汁原味地呈现给您。
本期话题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两起自发组成的校际联盟,引发中国高等教育抱团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猜想,但湖北高校无一所位列其中。昨日,记者就此约请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周光礼教授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班大四学生邓翔,且听听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记者:美国东部八所历史悠久的大学组成的“常春藤联盟”家喻户晓,它是学习拔尖、特长突出的学生们梦寐以求的求学场所。如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校组成的联盟,被称为中国版的“常春藤”(英文简称C9)。不仅如此,上海交大、中国科大、西安交大等5所高校也在日前结成同盟,在自主招生领域实行联考。大家如何看待这种中国高校间的联盟?
顾海良(以下简称“顾”):C9是一个九所名校自发组织的民间联盟,是高校校际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武汉的7所部属高校,也有七校联合办学。至于中国“常春藤”的说法,应该不是出自官方。
周光礼(以下简称“周”):两个联盟都是模仿美国“常春藤联盟”的做法。这种校际联盟旨在避免联盟内各个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有利于它们协调一致以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其实,这种校际联盟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并不是新鲜事。目前除了这种强强联盟外,我们至少还有三种校际联盟:区域高校联盟,如武汉城市圈里的高校联盟;跨区域联盟,如华中科技大学与宁夏大学结盟,实行对口支援;跨国联盟,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就有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联盟。
邓翔(以下简称“邓”):高校联盟的方式值得肯定。对学生而言,选择教育权相应地扩大了;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学校的弱势学科和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这就使得校际间的竞争更明显。
记者:这些高校要结成联盟的原因是什么?
顾:这次自主招生“联考”也是参与的五所高校自发发起的。改革是自发的,可以联合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对于自主招生,武大也做了很多探索,比如调整笔试和面试内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周:目的只有两个,一是避免大家的恶性竞争,二是结盟后可以争取到国家更大教育资源。结盟后形成一个精英圈,抱团去争取国家教育资源,具有更大优势。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财政制度,有了“联盟”这个概念,高校获得经费支持的优势更大。
邓:高校结盟,一方面是为了互相借鉴优势教育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各个高校间可以在融合和激励中促进弱势学科发展,为走向综合性大学做准备。
记者:如何看待联盟里没有湖北高校这一事实?
顾:高校有所处地域的差别,比如北京高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和内陆高校还是有区别的。同样,高校的主要生源也有地域性,比如武大的主要生源来自湖北、河南、山东等多个中部地区省份。在中部地区,武大仍是最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为什么两个联盟里面都没有武汉的高校,可能这些名校并没有把招生重点放在湖北。
周:联盟中没有湖北高校身影,这对我省高校将造成较大压力,但我们也不能干着急,要采用相应的方式来积极应对。如果不想办法,听之任之,可能我们会远远落在联盟高校后面。
邓:个人比较期盼湖北高校未来能加入C9,或者干脆成立自己的联盟,我们应该看到,C9的诞生不只是给了我们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更增加了湖北高校办学的压力。 (来源:荆楚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