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阿富汗大选 > 阿富汗大选消息

阿富汗,何时才能“铸剑为犁”?(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4日07:20
  新华网10月23日电(王硕闫帅南)美国于2001年10月发动的阿富汗战争至今已经整整打了8年,围绕阿富汗战争的问题也是连连不断。驻阿北约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8月31号向美国国防部和北约总部提交了一份有关阿富汗最新战局的评估报告,报告中要求美国至少需要再向阿富汗增派士兵和训练人员4万人。于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到底是派还是不派?这场战争是否还要继续?战争前景如何?战略性选择如何转变?新华网国际频道编译了《纽约时报》记者德克斯特费尔金斯的文章,今天是连载的第二部分,敬请关注。

麦克里斯特尔

  无欲则刚

  麦克里斯特尔接任驻阿美军最高指挥官这个新工作之前,是在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总部工作。这个总部设在了喀布尔,那里都是一片一层高的房子。为了缓解紧张气氛,这些房子都配备了一个庭院和露台,这也是总部唯一一个看上去还有点休闲和放松意思的地方了。士兵们和海军陆战队员可以在这里享用咖啡,啤酒或者白酒。这时,总部仿佛就变成了远离赫尔曼德省的"世外桃源"。

  麦克里斯特尔这次来是剪头发的,他穿过庭院,却发现联军的官员正围着桌子喝酒聊天。据当时在那里的官员回忆说,麦克里斯特尔看见他们后有一丝不满,但没有人注意到。20分钟后,麦克里斯特尔剪完头回来,那些人仍然坐在那里,有的甚至在打盹。他紧紧的闭着嘴巴,走到那张桌子前。

  "下午好啊,我是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请问你们的办公地点有问题么?"他叫醒其中一位正在打盹的官员。说完,转身离开了。六个星期后,麦克里斯特尔颁布了一项命令,严禁在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总部售酒喝酒。

  尽管麦克里斯特尔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有些禁欲主义,可是他所表现出的对这个世界的广泛认知还是让人刮目相看。"如果你到了他的住所,你会发现那又一个不可思议的书库。"麦克里斯特尔的智囊、老朋友迈克尔弗林少校说道。"你随便拿起一本书问他讲的是什么,他都可以对答如流。他可不像别的军人只读军事书籍,他读得都是一些比较奇怪的东西。最近,他读得都是关于莎士比亚的。"

  在过去的这个夏天里,他读了一本名为"越南:一个历史"的书。这本书是由权威越战学者、普利策奖得主斯坦利卡诺所著,在这本书里他毫不留情的提到了美国的失败。

  看看塔利班到底有多猛

  
  10月17日,这座公路桥梁遭自杀式卡车炸弹袭击,导致这条伊拉克通往邻国叙利亚和约旦的主要公路交通中断。新华社/法新

  伊拉克战争:用勇气鲜血抒写出的“史诗”

  然而,现在有个问题始终在麦克里斯特尔的心头萦绕:他在伊拉克工作的经历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他克服现在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麦克里斯特尔担任联合特种行动指挥中心的最高领导者已有5年的时间,主要负责管理包括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的突击队工作。但直到目前为止,五角大楼仍不承认有这个指挥中心存在过。

  作为联合特种行动指挥中心的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不遗余力的对伊拉克部队进行培训,并努力加强伊拉克国家的执政能力建设。

  伊拉克从这场大灾难中解脱出来是在2006年,可以说这就是一部用勇气、鲜血和运气共同抒写出的史诗故事。那一年的2月份,伊拉克陷入了全面爆发的内战中,几乎每个月都有1000多名平民死亡。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凶手"中,既有对什叶派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塔利班枪手和自杀式爆炸者,也有身穿伊拉克制服、打击报复逊尼派的什叶派民兵。

  可以说要想停止这场战争,打破袭击和报复的循环模式至关重要。联合特种行动指挥中心也自然而然地成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在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间,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反击活动达到了顶峰,这其中也包括了麦克里斯特尔领导的突击队打击"基地在美索不达米亚"组织的行动。

  麦克里斯特尔说,2006年初秋正是基地组织制造血腥案件的高峰期。"我们能察觉到基地组织就要破灭了,我们一直都在关注、感知并亲眼见证。"除了推动这场内战,基地组织还被视为是伊拉克逊尼派同美国、伊拉克政府矛盾调和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为了有效减少内战所带来的损失,麦克里斯特尔和他的同事们一边努力削弱基地组织的力量,另一边又为"逊尼派觉醒"提供更大的和解活动的空间。"麦克里斯特尔将军在伊拉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与觉醒组织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资料图片:“联合支援小组”。(来源:北京日报)

  重要收获:扎卡维被炸死

  在麦克里斯特尔的任期内,2006年6月6日这一天对他来说永生难忘。几个月来,麦克里斯特尔和他的突击队一直都在忙于追捕阿布穆萨布扎卡维。约旦人扎卡维是"基地"组织的新一代领导人,策划并制造了多起汽车爆炸案和自杀式袭击案,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麦克利斯特尔为此特别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非常不幸的是,他们好几次都错过了扎卡维,始终没有"逮个正着"。有一次,"掠夺者"无人作战机的操控者突然发现扎卡维就在安巴尔省的一辆出租车里。不巧的是,当他正在调焦以便看的更清楚时,扎卡维早已从出租车上跳下来"逃之夭夭"了。

约旦公布的扎卡维乔装照片(资料)

  麦克里斯特尔坚信,这一次扎卡维绝不会再逃出他的视线。由于花了数千小时做了大量的情报工作,麦克里斯特尔和他的团队得到了可观的内幕消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中有一条消息最最关键,为后来扎卡维的死亡提供了重要线索。在一次审讯中,扎卡维的核心集团成员、一名伊拉克"叛乱分子"提到了一个重要人物——扎卡维的助手和精神顾问谢赫阿布德拉赫曼。根据线人向美军的汇报,拉赫曼每次见扎卡维之前,都会让妻子和孩子离开巴格达以确保安全。

  麦克利斯特尔和他的团队在连续监视拉赫曼17天之后,终于在2006年6月6日这一天有了新的成果。6月6日,拉赫曼的家人都被送出巴格达。6月7日,拉赫曼朝着巴格达东北部驶去,最后进入了希伯希伯山村附近的棕榈树丛中的一个小屋里。殊不知这所有的一切,"掠夺者"无人作战机都在拉赫曼的身后跟踪并记录了下来。18分钟后,麦克利斯特尔和突击队已经在外面的草地上做好了准备。

  正当他们通过无人作战机的摄像机监视拉赫曼的举动时,突然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男人从房子里走了出来。这个男人环顾左右看了看,然后又进去了。尽管作战队员看到的是背影,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就是扎卡维。

  2006年月8日,美国军方发言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基地”组织伊拉克领导人扎卡维被美军打死后的尸体照片。新华社发

  身在指挥中心的特种部队高级指挥官在接到前方传来的消息时,突然意识到想要实施空袭,时间还是太仓促了。两家F-16都被派了出去,其中一架还挂在空中加油机上,另一架则被要求独自飞行。于是,扎卡维最终被2枚500磅重的炸弹炸死。

   借鉴伊拉克战争教训:坚持就是胜利

  尽管如此,麦克利斯特尔在领导联合特种行动指挥中心时工作时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说,他们最想杀死本拉丹和扎瓦西里的目标始终未能实现。《纽约时报》2006年曾报道,在特遣部队6-26工作的美军犯有多种"虐囚"行为。其中,大多数"虐囚"事件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机场附近美军"纳马营"基地,特种作战部队在那里设有一处审讯和拘押中心。尽管麦克里斯特尔没有收到牵连,但至少有34名特遣队员受到了惩罚。麦克利斯特尔告诉我,"有些人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制定一项政策。"

  现担任驻阿美军最高指挥官的麦克里斯特尔说,他在伊拉克工作的那段经历,有两个经验可以用到阿富汗的工作中。第一个就是他的角色。他在伊拉克工作不仅仅是因为要剿灭"叛乱分子",也是因为要帮助建立一个能站得住脚的伊拉克国家。"我们只是给予支持力量,"他说。相比之下,第二个经验听上去更令人惊讶。他说,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资源和正确的军事策略,不管局面有多么的糟糕都是可以扭转的。2006年的春天,伊拉克看上去似乎就有沦陷,死伤人数也是成倍增加,整个社会就要瓦解。一个可能的结论就是:美国已经到了停止继续在伊拉克造成损失的时候了。但美军还是相信,只要找到可行策略并有效运用,最终还是可以力挽狂澜的。

  "从伊拉克战争中得到的一个最大启发就是,决不能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失去信心。麦克里斯特尔说,"只要充满希望,我们最坏的后果也是走到深渊的边缘,而不是掉下深渊。"

  
  6月15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新任驻阿富汗美军和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右)出席交接仪式。新华社/法新

  奥巴马桌上的烫手山芋

  2009年6月麦克里斯特尔到阿富汗就任后,曾和驻扎在阿富汗东部的美军空降82师指挥官交流过。82师总帅老练而冷静的说:“这里的环境错综复杂,阿富汗政府已经搅进了腐败的泥潭,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势力屡打不尽。这里每一个山谷,每一个村庄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种族、群落都有着独特的历史。美国人要弄清楚这一切谈何容易。”

  简单了解情况后,麦克里斯特尔环顾了一下房间说:我会用12个月的时间取得一些看得见得成果,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要扭转阿富汗的局势。这中间,我们还要让塔利班知道,阿富汗人民和美国人民终将胜利。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要在阿富汗占据上风,让一切步入正轨。这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现实!在视察基地时,麦克里斯特尔反复向战士们强调:时间紧迫!

  然而,即便麦克里斯特尔的计划成功了,就算他可以在阿富汗扭转乾坤,他和军中高层心里都一清二楚,奥巴马交给他们的任务远不能就此结束。

  "现在的阿富汗俨然是2004年的伊拉克,"麦克里斯特尔的副官麦克尔弗林说,"塔利班武装愈加疯狂,一开始我们完全没意识到局势会变得这么糟。恐怖势力日益壮大,武装分子的袭击手段不断翻新,他们安置路边炸弹的本事真是不能小瞧。"

  我让弗林将军设想一下阿富汗的未来。他说:"我们会请求更多的支援,如果支援能够及时到位,相信在三年时间里,塔利班会真正走上瓦解。我们还要扩充阿富汗武装部队和警察,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在这三年的基础上,我们会用两年时间让阿富汗部队和警察能够逐步接过打击塔利班和维护阿富汗安全的责职。摆在面前的挑战是:这12个月我们能做什么?该期待什么结果?当然,如果期望我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彻底改变阿富汗南部的局面,显然不太可能。"

  麦克里斯特尔、弗林和其他高级指挥官都希望美国在阿富汗战场上"软硬两手抓"。

  麦克里斯特尔希望美军尽可能"争取民心"。这就需要走进像赫尔曼德河这样的偏远地区真正接触当地的百姓,至少,在麦克里斯特尔的在任的初期,美军在这个地区还算得上是个中心角色。

  麦克里斯特尔告诉我,"平息乱象就要贴近人民,要真正的和百姓打成一片。我们要让塔利班叛乱分子成为这个国家的敌人,我们要做的是打入这个国家内部,而不是像个局外人一样窥视。战斗是在所难免的。塔利班武装分子除了应战将别无选择。”

  麦克里斯特尔认为要彻底清剿塔利班,美国至少需要再向阿富汗增派士兵和训练人员4万人。他的报告已经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扔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统和高参们的办公桌上。

  阿富汗战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