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经济刺激引发通胀担忧 货币政策走向待察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09年10月26日04:35
当世界经济度过最艰难时期,步入曲折的复苏,一个被反复警示过的幽灵——通货膨胀,开始让人们越来越忧虑。
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今年后几个月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这一政策信息重燃公众对通胀的强烈关注,而投资者则更专注中央政府会如何“管理通胀”。
此轮全球经济危机之中,当各国祭出刺激经济大旗,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货币,即有警告这可能会给未来带来难以遏制的通胀。物价上涨,钞票长毛,一旦通胀降临,势必会损害每个人的利益,目前通胀仅仅停留在担心的层面,还是已形成现实威胁?该担心通胀洗劫我们的钱袋子吗?对通胀的担心,是否意味着该收紧流动性?收紧流动性是否会伤害脆弱的经济复苏进程?
在24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的“中国经济观察”三季度报告会上,上述问题成为经济学家和媒体关注的重点。
通胀风险到底多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尽管明年经济回升趋势有望延续,但通胀将成隐忧。物价快速上涨、资产价格大幅上扬、国际热钱大规模回流,三大因素可能形成互相推动的关系,货币政策有收紧的压力,将由目前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或中性。
连平表示,今年货币扩张较快,是未来通胀压力的重要基础性因素。而物价走势的拐点在今年8月即已确立,目前同比增速已步入上升通道,且不排除未来某些时段出现快速上升的可能。
此前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虽同比下降1.1%,但环比数据却在7月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分别上涨0.5%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截至9月环比已连续6个月上涨,其中9月环比上涨0.6%。
“近期猪肉价格反弹,明年可能重新进入上涨通道。”在连平看来,物价快速上升首先可能体现在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上。食品价格占居民消费价格权重达三分之一。始于2007年5月的一轮通胀即由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猪肉价格自2008年下半年回落,目前已从高点下跌近40%,这可能导致投入以及猪肉供应减少。
其次,输入型通胀重新抬头。过去6个月,美元相对欧元、日元和加元贬值了20%,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也相应贬值。避险情绪驱动下的资金大量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加之全球经济见底复苏预期增强,推动石油、黄金、贵金属等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原油价格已从年初的每桶35美元,一路攀升至目前的每桶80美元左右。
“如果人民币汇率不作相应调整,通胀压力将相当大。”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陈志武教授说。
连平认为,受流动性宽裕和经济回升、企业盈利改善以及通胀预期的推动,明年资产价格可能大幅上扬形成明显泡沫。“经验表明,中国股价、房价往往领先于物价变化。”
他表示,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资产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下,明年国际游资可能较大规模回流。由于实行外汇管制,民间不得存留外汇,国际热钱必须兑换成人民币,这就加大了央行投放人民币的压力。尽管央行拥有各种对冲手段,但事实证明无法完全对冲,大量因此进入流通的货币势必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
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教授、原花旗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从目前看,既有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有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通胀也许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黄益平认为,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企稳复苏,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推动生产者价格上涨,加上粮食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成本上升理论上会推动居民消费价格随之上涨。但这一逻辑是否能发挥作用,最终仍要看需求。由于占中国GDP三分之一的出口同比仍在下降,产能严重过剩局面并未得到改观,同时居民收入增幅下降,都表明需求仍然疲软。
“综合各种因素看,未来可能由通缩逐步转入通胀,压力也可能逐步增大,但是至少到明年,通胀不会构成主要的宏观经济风险。”黄益平表示,今年下半年收缩信贷,本身也对抑制价格上涨起到了一定作用。
与很多经济学家的判断不同,国家发展研究院宋国青教授的测算显示,四季度价格增长速度可能为零,甚至出现负增长,亦即小幅通缩。同时,农业部公布的农产品价格变动显示,虽然9月之前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但9月以来开始下跌;工业品价格8月以来也出现连续下跌。
“从短期的变化情况看,已经由六七月份轻微的通货膨胀,转变为轻微的通货紧缩。”宋国青认为,这是由于7月开始收紧信贷所致,而通货紧缩或者零通胀意味着,潜在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
在国家发展研究院24日发布四季度“朗润预测”,21家中外机构中,有16家预测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幅实现转正,而包括国家发展研究院在内的5家机构则预测这一指标为零或仍为负增长。
货币政策如何调整
关于通胀的判断,直接决定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而流动性直接关乎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涨落,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充裕的流动性,被认为是中国股市至今年7月底持续上涨的主要助推力量。
基于对未来通胀的判断,连平认为,货币政策总体基调应是逐步从宽松转向稳健或中性。“但在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的情况下,政策过度收紧也不可取。”他的测算显示,明年总贷款需求将在8万亿以上,信贷增长不低,仍将保持较为宽裕的流动性。
为应对可能的通胀风险,他建议,可以采取小幅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信贷窗口调整等手段,而慎用利率和信贷总量控制手段。
如通胀风险增大,何时可能加息?黄益平表示,过去的经验显示,只有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逼近5%时,央行才会积极考虑加息来控制通胀。
加息势必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但势必吸引更多国际热钱涌入,反而加大通胀压力。连平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基本稳定,这样有力地控制好未来升值预期,国内经济在相对能够掌控的环境中运行。
宋国青并不认为明年会出现明显的通胀。“2010年有望实现比较合适的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他的预测显示,明年中国GDP增速可能达到11%至12%,而通胀水平大约在2%。根据宏观经济走势,明年每个月6000亿左右的信贷量会比较合适,全年规模可能在7万亿至8万亿之间。
主张收紧信贷的人士担心,大量为4万亿刺激计划匹配的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了股市和楼市,这将助推资产价格上涨,并加大了资金安全风险。宋国青并不认同以此为由收缩信贷。
他表示,不排除少量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但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只是重新被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固定收益债券,以减轻还贷压力。今年的信贷规模由上半年平均每个月上万亿的规模,突然压缩至下半年平均每个月不足4000亿的水平,调整“过于猛烈”。
“货币政策应当"该紧即紧,该松即松",不必过度强调短期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更不能允诺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宋国青认为,保持货币政策透明、一致,对提高公众信心极为重要。
本报北京10月25日电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