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正在泰国华欣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印度总理辛格。本报记者 庞兴雷/摄 |
两国正在尝试寻找更多握手的机会,消除来自尤其是印度国内舆论的种种猜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毛晓晓发自新德里 当辛格走进会议室时,温家宝已经等在屋里。辛格几步上前,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此时,早已等待多时的记者纷纷摁下快门,记住这历史性的一刻。
两国关系陷入“猜疑”之时,东盟“10+3”峰会却为缓和这种“紧张”气氛提供了舞台。10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利用在泰国华欣出席东盟峰会的机会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会谈。
“紧张”气氛下的握手
在外界担心中国与印度关系可能因边界问题出现紧张时,两国总理在东盟峰会上表示,两国将不会让边界分歧成为两国合作的阻碍。《印度教徒报》记者报道称,辛格向温家宝提及了实际控制线和雅鲁藏布江开发问题。
两国总理就最为敏感的边界问题达成以下共识:遵循双方达成的政治指导原则,发挥有关机制的作用,继续通过坦诚对话,逐步缩小分歧,争取不断取得进展,最终达成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双方还表示,两国将在气候变化、国际贸易和金融危机等全齐问题展开合作。辛格说虽然印度对华贸易存在赤字,但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核心支柱之一”。温家宝表示既鼓励中国到印度投资,也欢迎印度来华投资。双方同意将推动两国贸易在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此外两人会谈还提到,将由工作组继续讨论一些数据共享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所谓的紧张气氛并未影响两国高层交往,否则也无法解释两国总理会面前,中印签署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协定》。
三股力量炒热“中国威胁”
中印总理会面前的近几个月,印度媒体炒作“中国威胁”的热度明显升温,几乎隔不了一两天就有新故事出炉,话题既涉及边界、军力对比,也扩展到经济和文化合作,“中国威胁”成为印度主要媒体竞相爆料和吸引眼球的主角。
印度总理、外交部和国防部高官虽然出面,或辟谣,或表示中印将谈判解决争议,给炒作降温,但传闻多了似乎也令人信以为真,一些印度学者和精英都认为,崛起的中国正故意“展示实力”,印度不能软弱回应。
印度主流媒体之一《印度快报》总编也在电视辩论上批评了近期针对中国的炒作,“记者的职责是核实,即使是有人向你透露消息,也应该先进行核实”。但即使对炒作持批评态度,他也认同,中国近期是在向印度“展示肌肉”,印度应好好研究如何应对。
除了印度媒体,政府智库和退休军官也被指参与了这场“口水战”。印度前外交官巴德拉库马尔认为印度有三方面的势力在煽动“中国的恶意”:一是外交和安全政策圈中那些希望借此拉近与美国关系的人,他们中不少人在印度政府担任要职;二是那些退休军官,与武器商等利益集团有紧密联系;三是右翼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期望在反对现任政府做法中得分。
中印将掀起互动热潮
早在一周多前,温家宝表示将在泰国与辛格举行会谈,就成为印度媒体的头条新闻,也给印度媒体中持续高烧的“中国威胁论”降了降温。
温家宝和辛格在泰国会谈中达成这样一项共识:“两国各界都要为此营造积极、友好的气氛,共同作出不懈努力。”这自然会对印度国内的热炒起到进一步的降温作用。
这种良性互动如果能够持续,就能进一步巩固会谈所带来的良好气氛。接下来,10月27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中印俄三方外长会议为中印两国提供了又一次机会。
另据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在中印总理会谈前在《印度教徒报》发表的文章透露,中印两国的热线电话准备工作将完成;中国外长杨洁篪邀请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合适时候访华;两国还将为2010年建交60周年积极准备纪念活动;还有在印度举办中国节,以及在中国举办印度节等等……张炎还透露,印度总统帕蒂尔访华也在紧张筹备之中。
印国内呼吁冷静对华
就在中印尝试在猜疑声中寻找更多握手机会的时候,印度国内也传出了应该冷静对华的声音。
汉语流利、精通中国事务的印度前外交秘书梅农10月中旬在《追赶中国龙》一书的发售仪式上,半开玩笑地说,“那些对中印关系历史缺乏了解的人,最近却似乎比我知道的多得多”,“印度对中国经济的研究是一流的,但对中国的战略研究恐怕还不是”,他说应该多了解中国的意图。
印知名战略评论家拉贾·莫汉则在最近撰文指出,虽然印度大谈中国威胁,但对中国印度却知之不多。印度政府和社会都没有投入必要的资源去理解现代中国之精神。中国的南亚学者和驻印记者的人数远远超过印度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几个人。“无知加上愤怒和无能,我们自己制造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危机。”
莫汉呼吁,随着中国崛起,印度需要与之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