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产生
来源:
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27日08:5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为了适应和迎接科技革命及相应产业革命的挑战和机会,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在为自身的发展谋求对策,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改革调整。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将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作为国家战略的主要内容。高科技不仅促使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明显发展,也促使各国综合国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动,国际关系格局亦随之变化。
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趋势,为尽快实现我国经济振兴、跻身于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我国高科技的发展。
从1984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多次组织专家学者,从各方面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进行分析研究。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从表面上看,“星球大战”计划只是一个重点针对苏联军事威胁的战略防御计划,但此计划囊括了大批新兴尖端科学技术,其间除了军事目的外,还有其深远的政治目的。
鉴于当时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况,绝大多数专家认为,虽然我国的经济实力目前还不允许全面发展高科技,但争取在一些优势领域首先实现突破则是有可能的。1986年3月,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4位科学家联名上书邓小平,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这份建议,并于3月5日作出了批示,指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请国务院负责同志主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供决策。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根据邓小平的批示,1986年4月至9月,国务院部署、组织了几百名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这个计划根据王大珩等科学家提出的建议,采取了针对有限目标实行重点突破的方针,重点选择那些对综合国力影响大的战略性项目,强调项目的预研先导性、储备性和带动性,并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实行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原则。这是一个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在有自身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于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这个由科学家和政治家联手推出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被称为“863”计划。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