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美对华政策或现重大转变 定位“战略保证”(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8日10:34
  资料图片:7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及与会官员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前合影。当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开幕。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新华网消息: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10月2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战略再保证":奥巴马的美中关系方案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是华盛顿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凯莉柯里。文章摘要如下。

  奥巴马新口号玄机重重?

  奥巴马总统下月访华时将带来美中关系的新口号———“战略再保证”(strategicreassurance)。但就像奥巴马政府其他对华政策一样,人们难以了解这一新政策的实际目的。

  “战略再保证”似乎继承了布什政府“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政策框架的衣钵。奥巴马政府的口号由佐利克的继任者詹姆斯斯坦伯格上月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可以认为这一口号意在指出一条新路线。斯坦伯格在描述这一概念时说:“"战略再保证"必须设法突出和强调共同利益之所在,同时以直接的方式着手化解不信任产生的根源,无论那是政治、军事或经济问题。”

  有些人试图把“战略再保证”描绘成一个片面的方案,以处理美国和中国在安全问题上摩擦增多———如美国海军进入中国声称的专属经济区———的趋势。有些人认为这是安抚中国的机制,减轻中国对大量美元资产安全的担忧。但还有另一种解释。考虑到奥巴马政府在双边接触中对人权问题的轻描淡写,在类似气候变化或伊朗的许多其他“重要”问题上不断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这种解释更心怀叵测———如果“战略再保证”仅仅是“绥靖主义”另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呢?

  这些讨论背后潜在的一个问题是“战略再保证”与中国自己的政策重点相符还是相悖。奥巴马政府需要尽快阐明这一点。最近中国一直在呼吁国际伙伴和谈判方在处理关系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些“核心利益”包括:国家制度与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济和政治持续崛起的积极外部环境。

  如果华盛顿的“战略再保证”意味着向中国确保美国不会挑战中国这些政策重点,尤其是尊重被北京视为重中之重的维护当前制度这一点,则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改变。

  中国问题学者阿伦弗里德伯格曾指出,政治自由化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与中国接触中重要的潜在政策目标。

  如果“战略再保证”政策主要针对中国第三大政策重点———即持续崛起的积极外部环境———制定,它依然是一个错误。美国政策制定者常常不能准确了解中国真正关切的重点,因而制定出的相应政策往往不适当,无法充分利用本可以促进美国利益的杠杆。

  有一种可能性是,美国开始悄悄地进行重要的战略改变,放弃原来的政策及其背后不言自明的愿望,同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支持它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这将是一个重大转变,但它难以保证美国的利益。

  佐利克老提法更具影响?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8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处于美中关系核心的战略猜疑”,摘要如下。

  美国和中国的复杂关系一直无法作出轻易划分。但多年来,学者和外交人士一直试图建立一个知识框架,不仅能够说明两国关系的现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将来提供指导。

  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框架就是华盛顿对北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要求。2 005年9月由时任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利克提出的这个观点认为,中国在过去30年间是美国领导的国际体系的一部分,并因此而获益,中国有责任帮助维系这个体系———以“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北京的回应起初不太热情,但后来将其视为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地位和实力的认可。

  几周前,美国另一位高级外交官提出了奥巴马政府对飞速发展的美中关系的观点,提出在双边关系中建立“战略再保证”。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在上月底的一次讲话中说:“战略再保证是一个核心条件。”这距佐利克的讲话已有4年。

  斯坦伯格说:“正如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必须表明的,我们已经准备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和成功的大国的到来,中国也必须向世界其他国家再保证它的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全球角色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幸福为代价。”

  他引述了一长列的关注问题,从所谓的中国“军事扩张”到大规模出口,以及中国对获取资源和能源所采取的“重商主义态度”。

  斯坦伯格说:“这种保证一部分来自持续的对话。但如果我们的努力确实能够成功,那么它们必须超越辞令而成为再保证的行动。我们各自都必须采取明确的步骤来处理和缓和对方的担忧。”

  这位学院出身的外交官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些“行动”可能由何组成———或许是准备让奥巴马下月访华时就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阐述。

  那么从“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到“战略再保证”的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呢?这一转变是否有着真正的政治意味呢?还是只是一种辞令方面的标记,是奥巴马政府用于将其中国政策与布什政府区别开来的手段?

  专家认为后一种的可能更大,他们还认为最近不会有政策方面的大动作。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李成说:“没有一个政府希望让自己看起来没有想像力或是长远的眼光,因此他们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但他和其他一些人也承认,斯坦伯格的论点的确准确指出了美中关系真正的症结:战略猜疑。尽管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并互相依赖,但它们继续以怀疑的目光审视对方的长期目的。

  “战略再保证”可能会缓和这两个大国间的零和竞争。但这个表述中明显的缺陷意味着它的作用或许只是作为一种过渡手段。专家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再保证”对于思考未来美中关系状况来说可能太过狭隘。李成说:“从长期来看,需要对伙伴关系进行认真讨论。我认为"战略再保证"不会是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长期用语。”

  那么美中之间现实的伙伴关系会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还没有好的答案。有人认为佐利克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概念最后仍可能被证明是更有影响力的想法。(编辑:刘瑞常)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