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别把假证贩子“为人民服务” 当笑谈
日前,吉林通化市龙泉派出所的民警,乔装成办本科证的人,按“野广告”上提供的手机号码与机主取得联系,继而破获了一起团伙制造假证案。案件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独在审讯时,一名案犯竟声称:“我们这也是为人民服务!”
案犯狡辩卸责,我们权当笑谈罢了。然而,对于那些真正该“为人民报务”的部门来讲,自己不能切实地“为人民服务”,偏偏要由些骗子来冒充服务,真是打了自己的脸。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泛证社会”,各种名目的证书随处可见,而且又必不可少。据不完全统计,在人的一生当中需要有上百个证书。但由于一些政府机关的不作为、懒作为和胡作为现象,甚至一些政府机关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迫使一部分人不惜铤而走险,于是,假证、假章市场便应运而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公平。
其实,破解假证泛滥并不难。一边要保持依法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一边要大力构建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公共利益需要、市场处置优先、及时便民利民和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坚决缩小行政审批的范围,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改进和完善行政审批方式,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时限,将不必要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登记制”或“备案制”,实行相对集中许可审批权和许可审批权相对分离的制度,尽可能地少审批多监管,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
试想,假如与单位和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审批中索要的证书少了,而是多以公务员深入实际的“眼见为实”,假证贩子还会有生存的市场吗?他们恐怕再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这也是为人民服务”了。(徐云鹏) (来源:黑龙江晨报)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