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试点“云计算” 搭建本土化公益信息平台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0月29日08:44
“云计算”,这个当前国际IT界最热门的词汇,正频频被广东各级政要提起。对这项具有“革命性”的网络应用新模式,珠三角各市的行动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开始拿出真金白银搭建平台。
东莞南海先后上马
东莞松山湖产业园区本月19日对外宣布,由当地政府投资2亿元建立的云计算平台,目前有了实质性进展,已开始与企业进行合作,并已投入运营。
佛山南海不甘其后。南海区科技信息局局长梁新文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我们的广东(南海)云计算中心今年4月底成立,目前已完成场地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设备、软件调试,将在年底投入试运营。”
南海区科技信息局方面表示,广东(南海)云计算中心是正式通过省信息产业部门批复的,在广东省层面具有试点意义,可称得上是“华南地区第一个云计算中心”。该平台只是南海“网络创新创业示范区”搭建的系列公益性、基础性平台的一部分。其它公共服务平台还包括电子政府支撑服务、网络化工业设计等。
本土平台欲争主动权
此前,Google、IBM、微软等国际IT巨头已纷纷在华宣布自己的云计算战略。然而有人指出,数据安全是中国建立“国产云”的一个重要理由。如果云计算平台市场被外企垄断,大量中国企业的数据信息被外企掌握,将带来极大的风险,也将失去服务定价权。
东莞和南海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希望以政府为主导,来搭建本土化的公益性云计算平台。东莞松山湖的项目就是国内首个具有自主产权的云计算平台,出自中科院计算所下属分支机构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之手。
而南海欲打造的云计算平台,虽然其主要技术合作方和硬件提供商均为外企(分别为美国红帽公司和日本富士通),但在运营商的选择上则坚持选择一家广东本土企业,目前暂定为广东金宇恒科技有限公司。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邹生表示,广东省的GDP总量已经达到3.6万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经济的高增长,分布在广东的80多万家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企业IT转型和升级。他说:“广东进行云计算试点,是希望在云计算平台本地化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且逐步扩大试点规模,最终整合和改造现有的IT架构,实现从点到面的科学发展。”
广州、深圳目前都在建设超级计算机中心,对云计算平台技术也是蠢蠢欲动。省经信委人士透露:“之前广东的云计算平台建设主要还是各地政府在推动,这两天省里已经在让我们做相关规划,肯定不能一拥而上,要做合理的规划分工,结合各地产业特点去做。”
盈利模式仍然“蒙查查”
目前东莞市政府已投入3000万元支持其云计算平台项目。而南海的云计算项目,一期投资约1500万,其中政府各方面资源扶持不少于40%。但对于云计算平台如何真正投入应用和实现盈利,各地的操办者依然“蒙查查”。
梁新文介绍,国内的城市中无锡已经和IBM联手,投巨资打造云计算平台。而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等企业也在行动。梁说,“但大家都还是在摸索阶段,对于如何进行市场化运作,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们(南海)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做成真正使用和投入产出比较合理的模式。”
如何实现云计算的大规模应用和盈利?目前国内外平台建设方仍在摸索。一个公认的成功案例是著名的“亚马逊弹性平台(EC2)”。第三方统计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向用户出租自己富裕的存储服务器、带宽、CPU等资源,亚马逊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收入已超过1亿美元,这些用户最初是一些个人开发者、程序员,后来是一些小企业,再后来是一些中型企业。而这一平台的技术支持商红帽公司,正是南海此次的主要合作方。
梁新文表示,南海正在进行调研,看当地企业最需求的云计算服务是哪些。同时,南海正在网聚一批云计算服务厂商来此平台“唱戏”。
南海的愿景计划是:2010年完善平台服务模式和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并启动工程试点;2011年起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争取在3—5年实现良性运营;5年内成为南中国的云计算典范。(记者/张启)
知多点
云计算的时代图景
“云计算”的概念发端于2006年的美国硅谷,由Google提出。当时软件工程师们发现,硅谷的IT公司都有一个痛点,就是数据中心已经大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难以负载,怎么解决?就这样,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被提出来。
在云计算时代,企业和商务人士们可以抛弃U盘等移动设备,只需要进入一个浏览器页面,即可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公司数据,应用各种软件服务,并且不用担心电脑硬盘的损坏而发生资料丢失事件,相当于个人在网络硬盘上存储资料。
如今,全世界大大小小的IT公司都在描绘着自己的云计算时代图景。谷歌说,用户可以完全抛弃桌面操作系统,通过浏览器与互联网上的“云”连接,从而在线调用数据以及运行应用软件;瑞星说可以利用其实现“云安全”;阿里巴巴提出的“云战略”,则号称可提供适合国内用户的各种电子商务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