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长春:“改善民生”实现常态化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9日15:47
  新华网长春10月29日电(记者周长庆、张颖)孩子一出生即可享受医保,大学生可注册一元钱公司,低保户免收采暖费,白内障患者免费做手术……3年来,吉林省长春市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通过每年召开民生大会、发布《民生行动计划》等工作新机制,陆续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和历史遗留的民生难题,让百姓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改善民生”已经实现常态化。

  “天下之大,民生最大”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长春属于“财政穷市”,但近几年来,长春市每年都把新增财力70%都用于改善民生。“天下之大,民生最大”,这是市委书记高广滨常讲的一句话。他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发展经济也是为了改善民生,必须把民生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种责任和追求。“民生无小事,要把中低收入人群作为制定民生政策的基石,以有限的财力解决重点人群的问题。”市长崔杰说。

  3年来,长春市一大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相继竣工,群众关心的很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3年来实施的《民生行动计划》覆盖面不断拓宽,优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生计问题,像残疾人、农民工、外来人员、乞讨者……连人数不多的精神病人和自闭症患者都没有遗漏。

  “我找到工作了”“我缴纳社保了”“我的孩子能上学了”“我家老人多年的白内障治好了”“这里的环境变好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提高了。

  把钱花在刀刃上,织就民生保障网

  崔杰表示,涉及民生的事情,只要财力物力允许,就要尽可能地多干、快干,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尽可能织就一张民生保障网。“我们的要求是:无论户籍在哪里,只要在长春这个地面上,就要有饭吃,有地方住,有学上。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他说。

  长春市从涉及老百姓生存、安全、发展三方面需求的最基础性的工作抓起,突出抓好增收、就业、社保、住房、环境、交通、教育、卫生、治安等工作。针对最困难的群体,还从生活、住房、教育、医疗救助、就业、法律六个方面,制定了系统的救助政策和措施:从2009年起,城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月245元提高到305元,城区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200元提高到1500元;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副局及以上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个困难职工家庭;为全市“万户特困户结对救助家庭”中的无洗衣机家庭捐赠洗衣机;为320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提供就学资助;为新考入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提供助残奖学金;为230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和100个农村特困残疾人家庭分别提供每户1万和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

  长春市朝阳区几年前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扶贫超市”,政府每年在这里投入200万元帮助贫困居民。这里的商品全部实行“负利润”销售,每户低保家庭可凭证每月按进价的八折购买100元的商品,超市还为1600多户特困家庭每年发放300元购物券。朝阳区政府2007年还投入百万元买了5台透析机,为区内30多名低保家庭的尿毒症患者免费透析,全市的低保患者、新农合患者也可享受20%的优惠。

  长春市还建立了比较畅通的民生诉求反映渠道。通过市长公开电话“12345”、政府组成人员每日读报制度、群众来信来访等,使大大小小的民生问题得到重视。针对困难群体,长春市还设立了一个24小时开通的救助电话,群众遇到突发困难、陷入生活困境,可以随时打电话求助。被百姓称为“民生市长”的崔杰每年亲自拆阅、批示的群众来信就达四五千封,比他批示的公文都多,很多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受到重视,得以妥善解决,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上升到政策层面进行研究。

  政府举债解难题,财力不足政策补

  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城市开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拆迁户10多年不能回迁流离失所,交了煤气款开不了栓用不上气,交了房款办不了产权无法落户……对此百姓的怨气很大。近3年来,长春市采取政府贷款贴息、承债、垫资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600多名改制企业困难职工接续社保,3.8万名原国企退休人员办理医保,2万余户临时用电家庭实现安全用电,3万余户交费未开栓燃气用户开栓供气,4.1万户无籍房开始办理产权证,11万户居民用上了放心水……

  目前,长春解决民生难题开始向改革的“深水区”探索。长春市社保局副局长杨丽华说,用政府贴息贷款方式解决国有、集体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断保问题,是一个大胆创新,贷款利息政府承担,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造福百姓意义重大,全市有近2万人可以受益。

  长春市对于一些财力补偿不足的民生问题,则用政策调整。2008年先后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工程”,其中规定,大学生可办一元钱公司;取消对高校毕业生的地域、学历、专业限制,实行“零门槛”和“零障碍”人才引进,只要个人有落户意愿,即可办理长春户籍;建立高校人才市场4个,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和各类就业服务;对3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收档案管理费,本市城镇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减免落户手续费。

  建立长效机制,“改善民生”常态化

  长春市委、市政府通过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民生大会、发布当年的《民生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方式,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各县区、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民生工作新机制。在机构改革中正式成立的长春市民生工作办公室,是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第一个成立的,统管全市民生工作。

  “从2007年开始,长春市每年都召开民生大会,出台《民生行动计划》,把当年要做的大约100项民生实事公之于众;同时,全市14个民生工作"作战单位"都要开自己的民生会议落实《民生行动计划》。”长春市政府主管民生工作的副秘书长姜保忠说。

  长春市《民生行动计划》制定前就在市民中广泛展开征集活动,2009年的《计划》共规定了要完成的98件民生实事,其中30件是群众提出来的,如将儿童免费乘坐公交车身高标准由1.1米提高到1.2米、集中开展全市性“除四害”行动、市体育场周边场区免费向市民开放等。《计划》公布后,就成为政府的一种承诺,年初规划,年底落实,层层监督,完不成的要公开说明情况。

  长春市卫生局今年深入推进“百万农民进新农合”,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扩面任务,成为全市第一个告捷的民生项目;市劳动局把“百万居民进医保”作为“天字号”工程,三个月把100万城镇居民纳入医保体系,长春城市医疗保障水平一举跃居全国前列;市建委克服重重困难,超额完成了“百万居民回迁”的预期目标,近3万户被拆迁居民喜迁新居。

  长春市14个民生工作“作战单位”在完成全市“规定动作”的同时,还自我加压,完成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比如,养老服务基金会,惠民医疗政策,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一对一帮扶结对……“如果说我们过去办实事,有的时候要靠部门和同志们自觉,组织程度不是太高,现在民生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任务、有检查,改善民生已经成为长春市的工作常态。”姜保忠说。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