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老来找乐儿玩泥巴(组图)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1月01日08:21
记者 肖秋生 摄影 刘耀辉

  才艺老人

  人老了,要有一点儿爱好,不然,腻味得慌。

  玩泥巴,改变了王玉生的晚年生活,他认为,最大的乐趣就是为自己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心愿和情感。

  丰收的秋天,果实累累。天津博物馆举办市老年人大学教学成果展,老年人的书画作品铺天盖地,数量多、气势大,颇有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劲头儿。

  记者被一个展柜里的一组彩塑所吸引。展柜低矮,猫腰或蹲下身子才能平视。有古代仕女、戏曲人物,还有一尊鲁迅的半身塑像。与悬挂的大幅书画相比,“泥人”很小,它没有纸张的华丽,却有泥巴的朴实。它是立体的,比平面更生动。每件作品的下面有个小牌牌儿,上面写着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李景顺、女、60岁;丁效筠、女、54岁;杨光恩、男、64岁;王玉生、男、70岁。古稀之年的王玉生,是“鲁迅”的作者,也是其中最年长者。他为什么对鲁迅这般钟情?为什么70岁了还玩泥巴?

  巧遇老友玩泥巴

  王玉生说他曾经干过许多工作,其实,他的履历挺简单,初中毕业到工厂干了3年,然后去当兵,6年后退役又回到企业,搞宣传、干政工,退休之前是老干部处处长。做老干部工作让他获得一个人生感悟——人老了,要有一点儿爱好,不然,腻味得慌。

  退休之后,赶巧小孙女来“报到”,他帮助老伴儿抚养孙女到3岁。孙女上幼儿园了,他没事干了。为了解腻味,他去上老年大学。本打算去学篆刻,不曾想,报名那天碰到了一位老同事老尚。老尚说,这儿有个泥塑班,咱们一块儿玩泥巴吧。听人劝,吃饱饭。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玩泥巴,摔“泡泡响”、扣模子的欢乐时光。小时候没玩够,老了接着玩,还有伴儿,就是它啦!

  就这样,没有绘画基础,也没有学过素描,对人体骨骼和体形特征更是一窍不通的他,走进了泥塑的艺术殿堂。

  他说,你看我的东西多粗,拿不出手,羞于见人呀。老师和同学们认为还不错,就凑个热闹吧。年纪大了,眼神儿不行,手也不精细,离着艺术,还差老远呢,就是玩个高兴……

  人,有时挺怪的。比如,他本来就是为玩泥巴去的,人家说了他又受不了。一次,无意间他听别人说,老王和老尚那是玩来了,嘛也学不会……

  好家伙,这对他是个极大的“刺激”——怎么着?我为嘛就学不会?我非要学出个模样来!从那时开始,他就跟泥塑较上劲儿了。

  不辞辛劳勤琢磨

  夏天,赤日炎炎。坐在屋里,身上还冒汗。

  咣当一声,单元门被撞开了。他连拖带拉,弄进屋里一个编织袋子,后面是长长的黄泥印子……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汗衫贴在身上,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他咧着嘴直笑,似乎挖到了什么宝贝疙瘩。

  老伴儿打开一看:嗨!多半袋子土坷垃!把她给烦的,一个劲儿地唉声叹气。

  烦心事还在后头呢,大盆小盆全让他占上了,里面泡的全是胶泥。然后,用手和,使劲揉,装在塑料兜里,在阳台上啪啪地摔泥巴。塑料兜系不严实,有些泥巴跑出来,弄得地上脏兮兮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没有一点儿基础,鼓捣泥塑,难啊!老师像手工作坊的师傅那样教他们,先从仕女头像学起,照着老师的样子做,不行,就重来。

  回到家里“复习”功课,他把捏的仕女给老伴儿看,她说,你这哪是仕女呀,是丑丫头!是男扮女装。这对他又是一个“刺激”,激起他敢于挑战的劲头儿。他是左撇子,开始做出的人脸不匀称,一边鼓,一边瘪,开脸儿也不好……他相信勤能补拙,就笨鸟先飞、笨鸟勤飞,经过不懈努力,还就像模像样了。

  为嘛能有这么大的进步?除了勤于苦练之外,还有勤于琢磨,当然,也有他的几分天赋。后来,他不满足课堂上的教学进度,自己买来泥塑方面的书籍,边看边学边琢磨。让他感觉最难的是做瑞兽貔貅。貔貅是奔跑状的,开始,不是腿软了,就是腰塌了,用冰糕的木棍儿做“骨头”也撑不住,把他给难坏了,却没能把他难住。反复琢磨、反复试验,他把貔貅分开做,头部、腹部、四肢,做好了,晾到半干,泥巴有劲儿了,再组装在一起,然后把它腹部垫起,既减轻了四肢的压力,腰也不塌了,成功啦!

  他说,我就是爱琢磨,这样不行,咱就那样,不怕失败,不嫌麻烦,反反复复,就琢磨出点儿门道儿来了。比如,看着照片,怎么把人变成立体的?还要比较像?光听老师讲,光看书,还不行,得自己琢磨!就像玉工琢玉那样,反复地琢,不断地磨……

  自得其乐玩兴浓

  说起玩泥巴给他带来的乐趣,滔滔不绝。他说,我不光自己哄自己玩,还哄孙女玩呢!去年,北京奥运会之前,8岁的孙女要爷爷给她做福娃,孙女给爷爷下达“任务”,那就是“命令”呀,把他给美的,顿时就来了激情和灵感。他一鼓作气,忙活到大半夜,做出了一组5个福娃。孙女看了亲不够,爱不释手,到处显摆。亲家的孙伙计听说了,也要。亲朋好友们,谁见了谁喜欢,谁都想要。得,那些日子,他忙坏了,总共做了30多套福娃。能不累吗?他说,虽然很累,但心里头高兴啊!孙女还要跟我学呢,尽管捏得不像样子,却在她心里播下了兴趣的种子。兴趣比金子还珍贵啊!

  儿媳妇属牛,牛年春节,他做了一头牛送给儿媳。儿媳视为最珍贵的礼物,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看着他的泥塑越来越招人喜欢,老伴儿也由当初的嫌脏怕乱到如今的深感骄傲。家里来了客人,她总是让人家先欣赏丈夫捏的泥人,你看看,红脸的关公多忠义;黑脸的包公多公正;“苏三起解”多有趣;寿星佬多慈祥;雷锋多英俊……她如数家珍,心里的美,全挂在脸上。

  她说,我挺佩服他的,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长本事,不简单呀!

  老伴儿一夸,他更美了。他说,我的长进有老伴儿的功劳,她的批评、她的点评,对我都是促进,就像歌里唱的,军功章上有她的一半儿……

  玩泥巴,改变了他的晚年生活,他认为,最大的乐趣就是为自己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心愿和情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亲戚家发现了一尊石膏的鲁迅塑像,非常喜欢。鲁迅是文学大师,《阿Q正传》、《祝福》,还有那些“横眉冷对”的杂文,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更让他敬佩。于是,他找亲戚借来塑像,照着样子自己做。做成了,摆在家里,是对自己的精神鼓舞。又做了一个,送给亲戚,人家很高兴,借走一个,送回来俩,能不高兴吗?

  他还有一尊“马恩塑像”,下面写着一行字: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现。那是1993年,他去上海社科院开研讨会,一进大门有一尊庄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塑像,他在那里摄影留念……十几年之后,他在翻看老照片的时候怦然心动,他要自己做一尊“马恩塑像”。做成了,摆在家里,随时都能勾起那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表达他对革命导师的缅怀之情。

  一位好友的老母亲,对他非常好。老太太喜欢他、信任他,说等我走了,你就给我料理后事。老太太去世后,他帮助好朋友送老人安详地上路……好朋友很感激,他觉得,还应该给老太太做一件事。于是,找来老太太的一张生前照片,完成了一尊老人的整身塑像,寄托自己的哀思。好朋友感动得流下泪水……

  玩泥巴还让他结识了许多“泥友”,大家经常聚会,在一起聊天、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互相欣赏、点评作品,也是一种激励。他说,“泥友”之情很温暖,一位老大姐是退休教师,75岁了,非要来家里看看我的泥塑。她老伴儿骑着电动三轮车跑了很远的路,送她来的。她喜欢泥塑,看得特别认真。我说,您看上哪个就拿走,摆在自己家里。她说君子不夺人之美,看一看也是享受。我的东西很粗,离艺术还差老远呢。老大姐这么夸我,这么欣赏我的东西,让我受宠若惊啊!人到老年,最怕孤独,最怕精神苦闷,玩泥巴不仅锻炼了身体,挖泥、搬泥、摔泥,都是力气活儿呀,练力量、练肌肉。捏泥人的时候,练手、练眼、练脑,延缓衰老,还能预防老年痴呆。而且,它还能让老年生活充满乐趣,广交朋友,精神充实,其乐融融,真是好处多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