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去世 > 钱学森去世最新评论

纪念钱学森让科学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来源:红网 作者:于德清
2009年11月01日10:34

  钱学森先生的逝世,顿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巨人离开的沉重。

  钱学森先生一生成就卓著,其不但是中国的航天之父,而且也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然而,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远远不止于此。钱先生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代表,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科学偶像”。这种精神价值不但是激励国人不断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的动力,而且,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更是一种鞭策。

  “五四”运动确立了“科学”与“民主”两大主题。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等一代科学家自觉地成为“科学”这一主题的践行者。尽管,很多人对“五四”的文化激进主义倾向,多有不满。但是,“五四”所传播的“科学”精神,则毫无疑问为各方所接受。“科学”尤其是被新儒学所普遍认可。他们认为科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而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亦离不开对西方科学精神的充分吸收。“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视野中,不只是与认知自然、探究客观世界的规律有关,在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求真”精神,亦被当作一种值得褒扬的价值观而获得广泛的提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在“五四”之后,“科学”不但被纳入国家富强的叙事之中,而且,也被当作塑造新公民的价值工具。或许,秉持这样的一种视野,我们才会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之于中国社会的价值。

  虽然,60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庞大的教育体制每年所培养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已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很多人醉心于当下的漂亮数字,而想当然地认为,“五四”以来的“科学”使命已经完成。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思想误区。近年来,一系列学术丑闻事件见诸报端,教育体制中的种种弊端频频被曝光,这些事件令社会各界所忧虑的是,科学精神并没有随着大学之中大楼的拔地而起而得到发扬光大,反而已经有了被官僚学术严重侵蚀的危险。在某些教育或科研领域,科学精神的沦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钱学森先生晚年的焦虑与此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钱学森先生晚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今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考察时说:“我多次看望钱学森先生,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对科技没谈什么意见,他说你们做的都很好,我都赞成。然后,他转过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最近这次我看他,我认为是他头脑最清楚的一次,他还在讲这一点。”对于中国为何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认为,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钱学森先生所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当今高等教育科学精神的缺失。他的批评非常尖锐。

  现在,钱学森先生离开他深爱的这片土地而去了。或许,有些人士,会因为再也没有了钱老的批评而感到轻松。然而,科学精神已经在中国社会扎根,在对钱学森先生的纪念中,“科学”二字只会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孟德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