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固镇人袁贵仁:从中学老师到教育部长
10月31日,安徽固镇人袁贵仁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今年59岁的袁贵仁曾在固镇担任多年教师。
“他以前在家时,就非常优秀。”袁贵仁当年任教的固镇县王庄中学校长高正升说,今年3月袁贵仁回乡祭祖,并看望了王庄中学的老校长张德文。
19岁的语文老师
“袁贵仁部长就是我们学校学生! ”昨天下午,正在忙着开会的固镇县王庄中学的高正升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他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高校长告诉记者,1962年,袁贵仁进入王庄中学,1965年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固镇县中学读高中。 1968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王庄务农。 “当时他的成绩就非常优秀,考大学一点问题都没有,可由于当时的环境,他没能上大学。 ”
“我们学校老师都知道他,他不仅是我们校友,还曾是我们学校的一名优秀老师。”高校长说,1969年,时任学校领导找到年仅19岁的袁贵仁,希望他回到学校任教。很快,袁贵仁接受邀请,回到学校后担任中学教师,就教授语文课。1971年,他被推荐到固镇县中等师范专科学校读书,学成后,又回到王庄中学教书,不过从初中老师变成了高中老师,仍然教语文。直到1978年,袁贵仁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这才离开了王庄中学。
“他的很多学生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和他年龄差不多。 ”高校长告诉记者,袁贵仁在学校教书时,非常优秀,曾荣获过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我们学校里有他的老师,也有他的同事,经常提起他,对他教书育人方面都非常认可。 ”
亲人称他平易近人
“我也是昨天晚上看新闻才得知三叔当了教育部长! ”昨天晚上,记者辗转找到了袁贵仁在五河县浍南镇上班的侄子袁军。袁军说,自己的父亲是老大,袁贵仁在家排行老三。 “三叔工作比较忙,一般也就在清明节回来。”他说,三叔最近一次回家就是在今年的清明节,给父母长辈扫墓。 “我们很少去北京看三叔,知道他工作忙。”袁军说,得知袁贵仁当上教育部部长后,他的很多朋友让他给三叔打电话、发短信问候一下,“我不想打,现在他太忙了,不能打扰他。 ”
袁军说,袁贵仁每次回老家,和乡亲们打成一片,非常热闹。 “见了村里长辈的,他都拉着人家手,喊叔叔大爷喊得很亲热,和大家聊得非常开心,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他说,“乡亲们包括我们亲戚,都没有把他当成个官,就是把他当成家里人。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缺吃不缺穿,也没啥要求,从来没有考虑过利用他的关系为自己谋利益。 ”袁军用了8个字来形容他心目中的三叔:平易近人,非常和蔼。
治学严谨敢探索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后,袁贵仁走上了一条更宽更广更大的“教育之路”。
昨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主页上,《袁贵仁学长荣任教育部部长》被放在头条位置,成为该校学生关注的焦点。据文章透露,1982年本科毕业后,袁贵仁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提前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为人谦和、敢于探索、治学严谨。”时至今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很多老师对他印象深刻,他在工作上,高目标、大视角,坚持科学态度,在研究视角上,也始终处在较为前沿的位置。
据介绍,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他一直致力于人学研究。作为哲学的重要分支,人学研究在我国发展起来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聪慧的天赋加上勤奋不懈地努力,使袁贵仁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学术声誉渐高。
“袁贵仁比较低调。”前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为了公开》一书里说,袁贵仁很少出席新闻发布会。谈及对袁贵仁的印象,王旭明在书中用的是“温文尔雅、充满书卷气,甚至言谈都有些慢条斯理”的字眼。
安徽足迹
“其实,袁部长一直关心安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指导,也给了很多支持。 ”昨日,一位教育界人士这么评价袁贵仁与安徽教育的关系。据介绍,在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袁贵仁曾多次来到我省高校进行视察。
安徽理工大学
2005年7月16日,袁贵仁来到安徽理工大学。他说,学校在思考未来发展规划时,充分把握能源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的两个博士点学科,安全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都与煤炭行业发展有关,有很大优势,应该在这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要把煤炭行业的学科作为优势学科来发展。
安庆师范学院
2006年6月11日,时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的袁贵仁视察安庆师范学院。他说,安徽的教育,安庆师院是作了贡献的。从历史上来看,安庆师院是安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安庆师范学院立足安庆,立足安徽,立足于师范教育,突出文科,发展工科,文理渗透,这个办学的思路、目标的定位是很准确的。
安徽师范大学
2008年3月13日,袁贵仁在安徽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对该校表示祝贺。称该校建校80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该校秉承师范特色,大力推进老师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袁星红 宫礼 张晓嵘)
袁贵仁语录
师德建设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受益终身。当前,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既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教育公平
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城市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有效解决择校问题、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切实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调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边远地区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要高度关注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学生负担
现在中小学生戴眼镜的比较多,这与他们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有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都望子成龙,过分看重学历、文凭和考试成绩。其次,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分数的竞争、考试成绩的竞争、升学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就业压力的前移。第三是因为我们现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好,希望比别的孩子学得更好,因此在客观上加重了孩子学习的负担。第四,家长和教师又都是在关心孩子成绩的名义下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择校热”
“择校”其实是择教师、择好教师,突出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发展高质量的教育。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教师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除外在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取决于教材的科学性和教师的先进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教材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培训者要先受培训。
高校反腐
当前,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在工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些基建管理人员放松警惕;有些领导干部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教育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将以近3年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和目前在建项目为重点,认真查找关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袁星红 宫礼整理)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