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法院今年以来受理300多件离婚案件,统计数据表明——
一对年轻男女在朋友聚会上一见钟情,一个月后就迅速结婚。然而婚后两周,男方就以“婚前缺乏了解”到法院起诉离婚;一对小夫妻婚前在各自父母家“啃老”,婚后生活捉襟见肘导致离婚……秦淮法院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该院受理的300多件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在1980年以后出生、不满30岁的占到总数的30.9%。
“闪婚”两周就“闪离”
王成任和徐雯同岁,今年刚满24岁。去年底,两人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见钟情,很快陷入热恋。一个月后,两人领证结婚。
徐雯性格开朗,平时喜欢“泡吧”,经常玩到深夜才回家。婚后,徐雯还是跟以前一样,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回家,王成任为此多次与她发生争执。由于两人都是独生子女,都不会干家务活。婚后两人为洗碗、洗衣服等小事也是摩擦不断。结果,结婚刚两个星期,王成任就向徐雯提出离婚,但因房产分割有争议,于是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
法庭上,王成任表示,两人都太年轻,当初结婚只是一时冲动,生活在一起后才发现并不合适。而徐雯对于离婚也无所谓,当庭表示同意离婚。
法官分析一些年轻男女往往因一见钟情而迅速结婚。结婚前,他们只看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婚后才发现对方也有难以容忍的缺点。在类似的案件中,当事人的离婚理由几乎都是“婚前缺乏了解”。而事实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双方缺乏理解和包容,不愿意为了对方,哪怕对自己做一点点改变。
婚前“啃老”婚后“散伙”
1984年出生的尤家慧毕业于一所大专院校,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尤家慧家境很好,父母也舍不得女儿吃苦,便不让她工作,在家“啃老”。2007年,尤家慧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吴军。吴军的家境跟尤家慧很像,毕业后干了几份工作,最后都以辞职告终。
两人相恋后,由双方父母出资买房结婚。婚后,两人各自找了一份工作,但两人每月收入一共才3000块钱。原本花钱大手大脚的小夫妻自己过日子后,经济上立即捉襟见肘,经常为了钱吵架,稍不满意,就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
最终,两人维持不到一年的婚姻以离婚散场,双方又都各自回到父母身边过着“啃老”的日子。
法官分析3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年轻人在家被父母过分溺爱,不能自立,结婚前靠“啃老”过日子。结婚后,在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面前,他们依然不能转换角色,缺乏家庭责任感,遇到问题便想着回到父母身边。所以,年轻人在结婚前就应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结婚做好充分准备。
父母干涉过多导致闹离婚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陈浩长相英俊,家境也很好。大学期间,陈浩就和大学同学张琳谈起了恋爱,两人感情很好。可由于张琳是外地人且其父母都是农民,陈浩的父母一直不喜欢这个“准媳妇”。
去年,陈浩不顾父母反对,偷偷与张琳领了结婚证。陈浩的父母见木已成舟,只好张罗着给两人买婚房。买房过程中,双方父母又为了出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
婚后,陈浩的父母隔三岔五就到小夫妻家中“视察”,挑张琳的毛病。张琳的父母得知后,干脆住进女儿家中“坐镇”,双方父母的矛盾不断升级。
最终,张琳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向法院提出离婚。开庭时,双方父母也出庭参加庭审,各自指责对方。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琳与陈浩感情基础较好,判决不准离婚。庭审后,法官还特意对双方父母进行了教育。
法官分析因父母干涉过多而导致闹离婚,是年轻人离婚案的一大特点。不少年轻人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儿女吃亏,对儿女的婚姻干涉过多,甚至儿女到法院闹离婚,双方父母都要参加庭审。作为父母,还是应该让子女自己在婚姻中逐渐磨合,而不应过多干涉(文中当事人名为化名)。
本报记者 朱晓露 本报通讯员 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