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关注减排责任
“美国率先发明了风能、太阳能技术,但技术应用已经远远落后,把巨大的机遇拱手让给别的国家!”这是美国参议院资深议员克里10月27日在参议院“环境与公共事务委员会”听证上的慷慨陈词。10月27日至29日,参议院又重新开始审议奥巴马政府有关气候变化的法案。
这部名为《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的法案已于6月在众议院通过。白宫希望该法案能在12月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之前获得参议院的批准。
本月中旬奥巴马将访华,气候变化议题将排在中美双方会谈议事日程的优先位置。
事实上,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密切关注中美两国元首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将发出何种声音。
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 奥巴马现在急欲有所作为 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和平研究所“能源及气候项目”高级研究员泰娅史密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奥巴马如此看重气候变化问题,不只是因他本人对此很感兴趣——欲以此使之有别于前任而名留青史。更重要的原因是,奥巴马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这个问题需要包括美国在内进行“全球努力”的必要性。
曾任美国财政部秘书处副主任的泰娅史密斯认为,美国经常被指责“缺乏承担气候变化责任的意愿”。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召开在即,在谈判涉及的许多问题上事关美国的根本利益。如果继续采取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美国在未来的世界中将沦入劣势。
因此,奥巴马在国内强大的阻力下,力推《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一方面是希望美国在世界节能减排潮流中再次占据技术和竞争力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也是要向世界表态:美国重视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愿意承担责任。
减排与贸易保护挂钩 “碳关税”直接针对中国商品 在此前参议院对法案的审议过程中,有议员要求加入一些类似“碳关税”的“中国条款”,即对中国等“排放不达标”国家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
泰娅史密斯认为,在美国国内法中引入“中国条款”,是国会经常使用的“平息国内关切”的做法。不少受到法案影响的美国产业界人士认为,如果美国率先在国内施行节能减排的法案,将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中国商品”对美国市场将造成更大的冲击。在美国遭受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的形势下,这种负面观点更有市场。参议院为了平息这种关切,于是加入“中国条款”,以保证“美国即使施行法案,中国也不会因此获利”。
她认为,中国对此举的关切和反对,很容易理解。不过,中国的态度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最严重的问题是,类似的“中国条款”本身释放出的一个非常坏的信号:贸易保护主义。
她说:“我个人相信自由贸易,相信美国需要竞争,以保持自己活力和领先地位。”向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意味着打开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门。而这扇门一旦开启,就很难关闭了。
新技术的开发要让企业有利可图 技术转让的关键在于低成本应用 泰娅认为,抛开这些“政治阻力”,中国和美国其实在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她套用温总理的一句话说:“"气候变化"问题要统筹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换一种说法就是,不仅要在气候变化的全球谈判中加强沟通,也是要在国内新技术应用方面加强合作。
她注意到,中国方面一直有要求发达国家进行相关技术转让的要求。她认为这是必要的。现在,包括通用电气、霍尼韦尔、联合技术等美国很多大公司已在向中国进行相关技术转让,如“能源效率审计软件”等。环保领域的优势技术,不仅美国有,欧盟有,中国也有。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及清洁煤等领域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这也是中、美技术合作具有活力的原因。
她认为,技术转让的关键,还不在于技术是否尖端,而在于如何降低新技术的应用成本,也在于怎样迅速让公众加以了解并接受——人们通常喜欢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事务。
泰娅还强调了另一点:对于开发和使用环保新技术的激励,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她说,必须让开发和运用这些新技术的企业认为它有广阔、长久的获利空间。只有这样,新环保技术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按照联合国研究报告的测算,到2030年,全世界86%的技术创新将源于私有企业。如果不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中、美两国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型。
全球节能减排已到重大关口 中美两国的努力正备受瞩目 泰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已先行一步,美国才刚刚上路。美国和中国一样,民众刚开始熟悉这个新鲜事物。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其紧迫性,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她认为,和中国一样,美国在承担责任之前,也迫切地需要确保其国内经济增长。两国在国内都需要确保一个平衡:既让经济增长,又能在气候变化上有所作为。这就更需要双方在相关领域加强合作。欧盟已成功地引起了各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重视。但这项事业发展至今,已到了没有美国和中国的参与就很难更前进一步的关口。很明显,如果没有中国和美国更积极的参与(包括承担更大的责任),世界各国无法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气候变化协议。
她认为,无论自己是否情愿,中国实际上已经在这个领域成为最前沿国家之一。中国迄今已作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向世界证明自己在气候变化上的关注和投入。世界正以一种积极的眼光看待中国所做的努力。(本报驻美国记者杨丽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