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来源:山西日报
2009年11月04日03:55
  时间:2009-11-04 03: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对长治市郊区积极创新基层党建的调查

  如何适应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长治市郊区区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从加强和改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体系着眼,全面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着眼,全面统筹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从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着眼,全面统筹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在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党员服务群众机制、激励关怀机制和党的监督制约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城郊特色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长治市郊区是典型的城郊型经济区域。民营经济的迅猛崛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文化日益活跃的新形势,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力加强、不断提升、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摆在区委面前的一大课题。他们着眼于全面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进行了6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以“四建一提升”为内容,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机制。针对民营经济崛起后出现的党组织与经济主体相游离的现象,他们把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整体框架内,大力推行了“四建一提升”的党组织设置模式。通过企业单建、企业联建、集团组建和村企合建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通过提升规格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在正式党员3人以上且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设立了党组织;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了联合党支部;在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非公有制企业集团建立了党委,由区委派驻党委书记,实行区委组织部和企业所在乡镇党委双重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较多,而又没有符合成立党支部条件的企业村,由村企联合建立党支部。他们还将霍家沟村、马厂村和故驿村等12个党员人数较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较快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党总支结合企业实际,采用不同方式建立、派驻党支部,负责领导开展党的各项活动,形成了党总支带党支部,党支部上水平,整体促提升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组织建设模式,构建了农村、社区、企业、机关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阵地和活动的工作局面。

  二是以“三培养”为重点,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党建互帮互助机制,他们统筹配置了党建资源。在开展结对帮扶的同时,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致力于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村干部,使培养发展党员的重点向产业带头人倾斜、向一线倾斜、向年轻优秀青年倾斜,全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动农村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能力;致力于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把生产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骨干培养成车间班组负责人并推荐进入企业决策层,全面提升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企业依法有序经营和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最大化。“三培养”的全面实施,使基层党组织在促进民营企业、驻区企业与周边农村结对帮扶建设新农村方面,在促进村企和谐、工农和谐、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多头并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他们打破区域、行业、身份限制,推动城乡人才一体化开发。采取“选、派、聘”兼用,“富、强、能”并选的原则,多途径、多形式选拔素质高、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人”“强人”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选派乡镇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结合区直机关干部大下乡活动的开展,由包村单位选派一名班子成员或副科级后备干部到所包村挂职担任党支部(党总支)副书记,激活班子,带强队伍,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对一些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致富困难的“穷村”,采取灵活多样的选聘方式,在民营企业家、部队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机关及工矿企业返乡人员的优秀党员中选聘农村党支部书记。目前,郊区通过“选、派、聘”的方式,多途径选拔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已达53名,这些党支部书记多数做出了较大成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与此同时,他们确立了全方位的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机制,全区已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并有23名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委副主任职务,85%以上的大学生村干部已成为农村各项工作的业务骨干。

  四是以“两包两创”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创新。着力于变单一的扶贫帮困向满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创业需求转变,早在2006年他们就在全区范围内扎实组织开展了以千名区直机关干部“促发展、建和谐”大下乡活动,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完善和巩固下来。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他们进一步赋予了大下乡活动以新的内容,以“两包两创”活动为重点,通过区直单位长期固定包村、单位班子成员包困难户,在全区创建“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成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党组织和创建平安村,全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科学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区委明确要求,包村干部每月召开一次“两委”会,每季度和村“两委”干部进行一次谈心,每半年参加一次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每年进行一次访贫问寒,并建立健全一套帮扶长效机制。目前,全区80多个单位10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所包村开展了帮扶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城乡发展联动。

  五是以鼓励干事为重点,积极推进激励关怀机制创新。从建立党内政治激励、生活关怀、困难帮扶全面化、常态化入手,以鼓励农村(社区)干部想干事、能干事、能干好事为出发点,他们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待遇上向农村基层干部倾斜的同时,还构筑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干部报酬增长体系。从2005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按小村5人,大村7人—9人,人均4000元的标准,给农村“两委”干部发放职务补贴,使他们的收入不低于所在村群众的平均水平,缩小城乡基层干部待遇差距,并采取财政适当补贴与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农村“两委”干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同时,对工作10年以上正常离任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根据任职时间长短,确定不同补贴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是以“双议双考”为重点,积极推进党的监督制约机制创新。着力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他们在全区农村建立完善了以“双议双考”为内容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双议”是指农村重大村政事务决策必须经“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酝酿讨论,形成共识。“双考”是指乡镇党委和村民代表,对农村“两委”干部进行两个层次的考核,即乡镇党委考“村官”,俗称“官考官”。村民代表考“村官”,俗称“民考官”。在农村全面推行“双议双考”制度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他们及时把“双议双考”制度从农村引入机关,实行了“多议多考”;把“双议双考”制度引入重点工程和重点岗位的关键环节,实行了“专议专考”。几年来,全区通过“议”“考”制度酝酿讨论,对20余个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行使否决权,避免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双议双考”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地化解了干群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杨天闻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