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欧美主题公园经营惨淡 上海迪斯尼三大悬念待解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04日07:19
  各方高度关注的上海迪斯尼项目,前景正在逐渐明朗化。

  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文件,都已将这一“重大旅游项目”列为今年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今年8月“两区合并”后的浦东新区举行的首次记者见面会上,参与项目谈判的浦东新区领导介绍,上海迪斯尼项目的谈判双方已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正在等待中央有关部门审批核准。

  11月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长咨询会议的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政府近期将专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公布迪斯尼项目最新进展,时间“可能是下周”。这更是被各方解读为上海迪斯尼项目即将“水到渠成”的重要信号。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历时十余年谈判的上海迪斯尼项目即使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也只是新的更艰巨工作的开始。上海迪斯尼乐园的具体规划、具体投资规模包括土地动迁等关键性工作,目前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从项目获批到人们真正看到一座初具规模的主题乐园,至少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围绕着上海迪斯尼有三大悬念等待着时间做出回答。

  悬念一:上海迪斯尼如何赚钱?

  迪斯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1983年在法国巴黎兴建的欧洲迪斯尼乐园总投资44亿美元;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前后共耗资近7000亿日元;2005年开业的香港迪斯尼乐园首期投资达35亿美元,今年9月又宣布投资62亿港元进行扩建。而面积有望创下迪斯尼乐园新高的上海迪斯尼,初步预算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笔投入如何收回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记者多方求证,为建设上海迪斯尼乐园,上海将与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具体负责项目投资建设,上海和浦东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将代表中方出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是上海迪斯尼乐园的一大优势;内地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提供了“票房保证”;同时有了前5家全球乐园的运营经验,上海迪斯尼也能更快克服文化“水土不服”的问题。

  不过上述因素并不能完全保证上海迪斯尼赚钱。要让迪斯尼品牌在赚足眼球的同时“赚足腰包”,需要上海迪斯尼在建设和营销过程中更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游乐项目。

  悬念二:“喜羊羊和灰太狼”如何抗衡“米老鼠和唐老鸭”?

  作为首家进入我国内地的迪斯尼乐园,上海迪斯尼不仅会带来一家代表全球顶级水准的主题乐园,还将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系列迪斯尼动漫产品带入国内,这意味着我国本土的旅游业和动漫产业都将在家门口迎接挑战。

  国内方兴未艾的主题乐园旅游产业自然首当其冲,长三角区域内的主题乐园必须要在内容、形式、品牌管理和服务上作出调整和改进,实现错位竞争,才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立锥之地。而以喜羊羊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业尽管近年来已经有了快速发展,但与迪斯尼这样的动漫行业“巨无霸”相比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何“突出重围”将考验以“80后”为主的中国动漫人才的集体智慧。

  业内专家认为,尽管上海迪斯尼会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来“面对面”的挑战,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民族产业已经习惯与全球一流公司同场竞技,同时在竞争过程中提升自我水平。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后智钢说,在美国曾经有过“沃尔玛定律”,即一般超市难以在沃尔玛超市的周边地区生存下来,但这条定律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印证。同样的,有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和充足的消费群体为基础,本土相关企业有望与上海迪斯尼形成“竞争共存”的态势。

  悬念三:“迪斯尼概念股”何时能散尽铅华?

  11月2日,在相关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所谓的“迪斯尼概念股”再度风起云涌,多只个股涨停,其余个股同样涨幅居前。这至少已是“迪斯尼概念股”近年来的第六轮“集体狂欢”。

  但是记者多方求证后了解到,许多被各大机构言之凿凿地推荐为“迪斯尼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其实与上海迪斯尼乐园项目毫无关系,或者只有非常牵强的联系。有的上市公司只有在迪斯尼待动迁区域的两处房产,却被许多机构推荐为“迪斯尼的最大受益者”。在信息掌握方面处于明显弱势的中小投资者面临着极大的投资风险。

  事实上,对于“迪斯尼效应”还需更为客观冷静的分析。百亿元投资规模的上海迪斯尼乐园预计将会撬动千亿元能级的相关产业,建筑、宾馆、交通、会展、创意等产业都将直接受惠于这一项目,同时这一项目将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形成“东西呼应”之势,直接助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应当擦亮眼睛,不为各种小道消息所惑,才能真正从上海迪斯尼项目中寻得投资机会。(季明)

  欧美主题公园业经营惨淡米老鼠来华找“米”

  本报记者王龙云 实习记者曾德金

  对于近日升温的迪斯尼落户上海一事,迪斯尼公司尚未作出任何评论,华特迪斯尼主题乐园和度假区全球公共事务执行副总裁、公司发言人顾曼丽女士回复《经济参考报》记者E-mail称“对于上海项目的进展状况,目前我们没有任何更新的消息可宣布。”

  据路透社11月2日电,上海市政府或将于近期内公布其迪斯尼主题公园开发建设计划的初步细节,因目前正等待中央政府对该项目的正式批准。有媒体报道称,迪斯尼主题公园建设成本约为36亿美元。

  受该消息刺激,与迪斯尼上海项目相关的股票大涨。浦东相关地产开发商的股票周一大涨,上海本地股的走势也非常强劲,其中有多只具有迪斯尼概念个股涨停,而新上海板块指数大涨了4.46%。

  与周一上海迪斯尼相关股票表现不一致的是,10月底,迪斯尼纽约股价还处于下跌的态势。从前三个财季的利润情况来看,迪斯尼的利润状况不容乐观。据报道,由于受到广告收入、主题公园收益和DVD销售下滑及电影制片业务部门等不利因素的拖累,迪斯尼最近三个财季的利润均出现较大下滑,第一财季(截至2008年12月27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32%,今年第二财季(截至3月28日)利润锐减46%,第三财季(截至6月27日)利润下滑26%,所有业务部门的收入都出现下降。迪斯尼公司在全球主要开展四种业务: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和度假胜地、影视娱乐以及消费产品。

  据7月底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全球迪斯尼主题公园业务第三财季下降19%,为5.21亿美元,销售收入下降9%,为28亿美元,金融危机以来游客的消费减少是导致乐园门票平均价格、餐饮和消费产品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使迪斯尼世界度假区、度假俱乐部,巴黎迪斯尼乐园等营业额下降。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主题公园公司境遇可谓举步维艰。从媒体的报道足以可见一斑:据华尔街日报11月2日报道,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公司六旗(SixFlags)第三财季的盈利微弱,仅为1.1%,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份,因负债额居高不下且无力实现利润增长,该公司于6月13日向法院申请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据彭博社10月30日报道,环球影城主题公园(Uni-versalCity)自今年5月份来带头出售大量价格低但是风险大的债券。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游乐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熟透了”,在本土早就出现了过剩的现象。因此,在当前,就连迪斯尼这样的游乐业大鳄也逃不了蹒跚前进的命运。

  另外,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2007-2011年全球娱乐和媒体前瞻报告》中有关主题公园发展的预测认为: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主题公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总消费将从2006年的6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1亿美元,年增幅为5.5%,而游客总数也将从2006年的2.44亿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2.83亿人次,年增幅3%。推动这一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和印度经济起飞所带动的当地人口可支配收入的激增,他们对娱乐的需求也将大为增加。报告同时还预测中国和印度也将在今后几年迎来大量主题公园的兴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暖,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游乐公司来中国寻求“救命稻草”也就不足为怪了。

  高额特许费导致连年赤字

  香港媒体寄语上海迪斯尼别重蹈覆辙

  本报驻香港记者高云岗

  香港对上海迪斯尼项目的关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间点,一是近几日,因为盛传上海下周宣布落实兴建迪斯尼;二是今年年初,因为美国沃尔特迪斯尼公司1月9日发表声明,正式承认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关于迪斯尼项目的框架协议;三是今年年中,因为特区政府6月30日宣布与沃尔特迪斯尼达成协议,香港迪斯尼乐园将增建3个主题园区。而关注的焦点,则是香港迪斯尼对于上海的可借鉴经验,以及沪港两地迪斯尼乐园的竞争关系。

  《香港商报》11月3日以《香港尴尬上海可为鉴》为题报道说,上海迪斯尼项目箭在弦上,但香港迪斯尼“旺丁不旺财”的尴尬却值得上海方面好好研究。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副教授苏伟文表示,美国迪斯尼公司所收取的高额特许费被当作经营性开支,正是香港迪斯尼项目亏损的根本原因。首先,游客在香港迪斯尼的消费中门票仅占50%,另一半是用于购买纪念品和餐饮,门票占总收入比例大大低于其他迪斯尼乐园。根据过去与迪斯尼公司的协议,特区政府能分成的是基于门票收益部分。在扣除迪斯尼公司的特许费后,香港迪斯尼连年赤字,更无从谈给股东分红。其次,迪斯尼公司其他的附属经营项目,如迪斯尼酒店、收费的迪斯尼频道等当时作为一揽子项目引进,而这部分利润也与特区政府无关。苏伟文认为,香港过去从香港迪斯尼乐园项目上“无钱可赚”的尴尬值得上海引以为戒。

  其实,香港对上海将建迪斯尼的关注更集中于今年年初。《信报》1月15日就发表题为《迪斯尼重上海轻香港》的社评,认为迪斯尼为了在上海成功落户,颇有不胜无归的决心,之所以如此,自然是看中内地市场的潜力。但社评最后提醒说,迪斯尼近年业绩大不如前,美国境外的乐园是其开拓收益的重要来源,相反,迪斯尼乐园对当地经济的效益未必如预计中理想,对此上海不应寄予太大憧憬。

  《东方日报》1月11日一篇题为《防蹈港覆辙沪争话事权》的报道说,上海的迪斯尼梦始于1990年,本期望可兴建中国境内首个迪斯尼乐园,但香港开出多项优惠条件作“聘礼”,结果于1999年与迪斯尼正式签订协议兴建香港迪斯尼乐园。报道认为,由于特区政府斥资200多亿港元与迪斯尼合作,结果却无权过问乐园的管理及营运,空有大股东之名,这个反面教材令上海政府在谈判上步步为营。

  对于沪港两地迪斯尼乐园的竞争,香港《文汇报》11月2日的报道说,业界皆指香港迪斯尼扩建是明智之举,因其开园几年已有一定基础,现时扩建必能吸引游客。但若上海迪斯尼建成,内地游客基于“贪新忘旧”心理,可能会转投往返更为便利的上海。此外,尽管即将大举扩建,香港迪斯尼仍一天即可玩遍,不像其他大型游乐园般能够吸引回头客上门。但香港迪斯尼乐园总裁金民豪强调,目前该园的客源中有1/3来自内地,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广东,因此对上海迪斯尼无需太过忧虑。还有分析人士称,上海迪斯尼建成开园后,首先受到冲击的应是本地和长三角的游乐园,其后才是香港和日本的迪斯尼。

  网民认为中国应建造自主文化航母

  随着上海浦东迪斯尼项目的升温,网民们的议论也逐渐增多。相当一批网民认为中国建造自主文化航母的时机已经成熟,与其斥巨资打造一艘美国米老鼠号进驻中国,不如打造一艘自主品牌的能进军全球的中国文化航母。

  署名“张五常”的网民认为,上海迪斯尼很可能成为一块鸡肋,美国文化已经过了高峰期,80岁的米老鼠赚钱的本事远远不如当年,上海引进迪斯尼或许是个赔本生意。首先,欧洲的迪斯尼不成功。美国迪斯尼为了入侵欧洲市场,出资440亿美元在法国巴黎建设了一个占地945公顷的迪斯尼乐园,结果连续4年亏损,至今业绩平平。而上海迪斯尼的建设规模远逊于欧洲的同类项目,中国大陆的消费水准也远逊于欧洲。其次,香港的迪斯尼不成功。香港迪斯尼开业10年来一直亏损,不得不出大钱不断请成龙、刘德华等巨星甚至“脱星”来提振人气,结果收效甚微。投资400亿元的上海迪斯尼会不会又是一场亏损的博弈呢?很多人表示,去过一次美国迪斯尼乐园,就不愿意再去了,因为那里的游览项目更新速度缓慢,毫无新意。

  网友“王新民”表示,用中国的钱铸造的美国奢侈品牌,大多数国人无法受用。米老鼠从来就是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的,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欠发达甚至落后地区。即使对上海的工薪阶层家庭而言,一日游数千元的水准绝对不会有回头客!迪斯尼的知识产权代价沉重,拖累项目收益和后续创新资金的投入。即使项目经营不善每年仍需付给迪斯尼以亿计数的高额管理费和特许费。如项目产生利润,迪斯尼以知识产权投入获得的43%股权加上前二项特权费的提取,约一半的利润被非资金方的迪斯尼囊括。与其年年向米老鼠品牌的知识产权进贡巨额钱财,不如建设中国自主品牌的超级主题乐园,更因为只有自主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文化产业才能走向世界。上海是中国辐射最大的城市,浦东是构建中国超级文化产业的不可再生的市场领土,如此寸土寸金的市场领土,不应该拱手让给米老鼠,而应该铸造和培育中国自主的与迪斯尼并驾齐驱的文化产业。

  乌有之乡网友“孙锡良”:从经济平衡的角度上讲,上海也没有理由建迪斯尼乐园。现在支撑上海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已经足够多,加上原有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可以使上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很好的经济发展催化剂。一个国家就象一个大系统,必须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任某一部分过度膨胀,将会破坏整体平衡,导至系统不稳定,另外,过度富裕的部分,也容易造成其它地方的心理不平衡。(本报记者肖婧整理)

  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10月至今年6月间,由于来自英国和西班牙的游客数量明显减少,位于巴黎郊区的欧洲迪斯尼乐园营业额出现大幅下降,营业额同比下降了7.1%,仅为8.665亿欧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