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济 |
周济免职背后
教育体制改革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周济的独善其身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应对复杂局面的无奈选择
本刊记者/杨中旭
11月1日下午3时,一天前刚刚被免去教育部长职务的周济突然出现在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第19会议室。正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工程院2009年度第二轮院士增选大会已经进入尾声,会议的最后一项内容,与周济直接相关。
按照工程院的工作程序,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主持召开了工程院主席团会议(即院士大会主席团会议)。
会议上,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宣布,任命周济同志担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2008年“两会”换届之时,徐匡迪未连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中国工程院院长的任期为4年,下一次换届,要等到2010年院士大会召开之时。今年63岁的周济比徐匡迪年轻9岁,中央提前埋下了工程院人事变局的棋子。
这一任命,令坊间两年以来的传闻变成现实,也为一天以来的种种猜测画上了句号。
2007年十七大召开之前,教育界和科技界已有传闻,周济可能接替当时已经70周岁的徐匡迪执掌中国工程院。这一传闻,有极高的可信度,因为中国工程院历任的三位院长——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均为院士。曾经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周济不仅是院士,又身居部长高位,再升半格,主管自己最为熟悉的领域,似乎顺理成章。
两年之后的10月31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表决,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决定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长职务。在新华社当天下午发出的通稿中,未按常规出现“周济另有任用”的字样。
两年前未能更上一层楼,两年后突然免职,短短数小时内,关于周济被免的猜测充斥在各大网络论坛,网民们不断发帖分析,在周济免职背后究竟是何原因。周济今年只有63岁,距离正部级退休年限尚有两年,距离连任教育部长不过一年半,此时不提“另有任用”——按照惯例——这类官员往往犯有重大过错甚至牵涉腐败。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的电话,此时也纷纷被打爆。
直到午夜时分,新华社重发周济免职通稿,加上了“周济另有任用”6个字,网络和业界方才不再议论“周济落马”。而关于周济执掌教育部6年间的种种作为的议论,却正在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周济 简历
周济,男,汉族,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1976年7月入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1965——1970年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1970——1978年 新疆工学院教师
1978——1980年 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1984年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
1984——1995年 华中理工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教师、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1995——1997年 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
1997——1999年 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其间: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2001年 湖北省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科技厅厅长
2001——2002年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2——2003年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3——2009年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9年—— 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
2009年10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
2009年11月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徐匡迪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会议,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关于周济同志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的决定。
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致力于优化设计、CAD、数控和CIMS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并有显著的应用成效。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20余项。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