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 最新报道

徽州古镇那张黑白纯色老照片 古牌坊阅尽沧桑

2009年11月04日18:05

   在郁达夫眼里,徽州古镇堪比烟花三月让人向往的扬州,数百年的历史仿佛瞬间就静止了下来,古朴的白砖黑瓦定格为一张黑白照片,成为永远回味的记忆

  徽州古镇 那张黑白纯色老照片

  □ 龚秋晨

  1934年5月,才子郁达夫面对徽州古镇时,不禁题诗《屯溪夜泊》。诗云:“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在他眼里,徽州古镇堪比烟花三月让人向往的扬州。

  徽州古民居散发出淡淡的光,清雅的外貌,让人心中为之一颤,数百年的历史仿佛瞬间就静止了下来,古朴的白砖黑瓦定格为一张黑白照片,成为永远回味的记忆。

  独特的区域民居文化

  富有经商头脑的徽州人,凭借聪明才智,外出经商,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创造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

  要感受徽州的文化,只需站在那些历经历史风雨浸染的古民居前便可。走进徽州,每栋古民居似乎都在向你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你感受百年沉淀的文化气息。

  据专家称,明代民居数以千计,而清代民居则数以万计。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相比。据考证,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栋,明清古村落大致在100多处。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总计约十五种之多。

  徽州古民居将民居建筑推到了极至,在中国有史以来的民居建筑中,徽州民居是一座高峰。无论是古民居还是近代的仿古式民居,都有一种强烈的、优美的韵律感。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

  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特点。

  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笮,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

  阅尽沧桑古牌坊

  牌坊又叫牌楼。它不是用来住人或祭祀用的,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是由棂星门演变而来的。

  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汉高祖规定:祭天天先祭灵星。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筑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筑)外垣,设置灵星门。后移置于孔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人们认为汉代祭祀灵星,是为了祈求丰年,与孔庙无关。又见改灵星为棂星。

  宋(南宋)元年以后,尤其是明清,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还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也不仅用于祭天、祀孔,还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等等,于是灵星门不仅一变成为棂星门,而且再变为牌坊。

  牌坊在封建社会象征着最高的社会荣誉,其建造目的,一般是为了标榜功德,作为标志或纪念科举成就。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现尚存有百余个,被誉为“牌坊之乡”。徽州最有名的牌坊当属歙县许国牌坊。

  许国牌坊是明万历皇帝为嘉奖内阁重臣歙县人许国决策云南平叛功勋而特别恩赐在其家乡古歙城中建造的。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博得皇上“加恩眷酬”。

  许国牌坊坐落于歙县牌坊群落中央,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楼。因其有8根粗达半米见方的巨石顶天立地,故俗称“八脚牌坊”。整座牌坊结构由两座三间四柱三楼普通牌坊和两座单间双柱三楼普通牌坊组合而成,平面呈11.54米×6.77米的长方口形,高达11.4米,如此形制的组合牌坊在华夏大地上绝无仅有。

  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型,石柱、梁坊、栏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12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石坊所有题词,均出自许国门生著名书法家黄其昌之手,使得整座石坊更显得豪放、华丽、威严。

  会呼吸的天井

  总也忘不了故乡的老屋/老屋的天井/四周屋檐衔着一方天……故乡老屋的天井/无论时光怎样暗谈/它都那样固执地/亮在我的记忆中,就像/守在我梦中屋檐下的那双/苍老而浑浊的眼睛/一动不动/久久凝视着天空。”

  老屋的天井,是徽州特有的。读到这首诗时,便不由得会想起徽州,想起徽州的老屋,想起徽州的天井……

  关于天井的最早记录出现在1700多年前。西晋文学家陆机(261—303年)在《陆机诗》中有“侧间阴沟涌,卧观天井悬”的诗句里。《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天井”的解释为:“某些地区的旧式房屋,为了采光而在房顶上开的洞”。而徽州的天井却是独特的,体现了徽州古民居人与自然融合的特色。

  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的感觉。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的缘故而如此修建。整个宅子是封闭、保守的,惟有天井是与天通、与地连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们在对徽州古民居进行深入考察、研究之后,使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徽州古民居的特色:“徽州古民居是一厅两厢、开敞式厅堂连同狭小天井的楼层住宅单元,以及这种单元‘细胞’千变万化的组合体。”“天井”已经成为“徽州古民居”的标志物。

  日本的建筑专家将天井的这种独特被描述成“无论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的住宅里至今从未见过”,并升华到了徽州天井的哲学意蕴和美学内涵层面上来评说。好多外国专家将建有奇特的天井的徽州古民居,形象地称作“会呼吸的房子”。

  日本建筑美学家茂大计一郎在他的《中国民居研究》专著中状述了徽州天井的独特:“穿过(徽州古民居)饰有精巧砖制门罩的大门进入室内,从上面射入明亮幽静的光线,洒满了整个空间,人似乎在这个空间里消失了。”这种共有空间,以及古朴的雕刻装饰,在西欧、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住宅里都没有经验过,而这正是徽州民居的魅力,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特质。”■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