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大师预言:山寨中国将转型为创意中国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09年11月04日20:29
趋势大师约翰·奈思比为新著作《中国大趋势》,多次在中国各地往来研究,他主张外界应正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并进一步预言,在2020年时,中国才能完成一半的现代化工作,并与台湾经济进一步整合。
在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思比(JohnNaisbitt)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将由过去的工业化社会,逐步过渡到信息传递为主的知识经济社会;10余年后,奈思比撰写《亚洲大趋势》,直指人口大量流向城市的变化势不可挡,这和中国政府预测未来10年,将有1亿5千万中国人迁往都市生活的看法不谋而合。
不能以西方思维理解中国
以累积近30年的观察经验为基础,奈思比每回发声,总能提出前卫且精准的重大预言。而在过去10余年间,奈思比和夫人桃乐丝(Doris)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
相较于西方世界诸多言论仍刻意轻忽中国未来崛起的力量,奈思比却说:“老虎就是老虎,就算你把他看作病猫,他仍是一只老虎。”
场景拉到9月12日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西方和中国刚发生另一次激烈交锋。这场书展今年以中国为主题,主办单位除了邀请中国代表与会,还找来异议分子参加。双方在会场相见,中国代表离席抗议,事后德国媒体群起围攻,让中国苦心准备的宣传手段功亏一篑,还留下不少争议。
德国媒体的表现,正好印证奈思比形容西方常对中国施展的说教态度。退席事件落幕后,奈思比和妻子桃乐丝带着新书《中国大趋势》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他们的主要论述,就是中国无法以西方标准衡量,一定要以中国人自己的尺度。有趣的是,两人倒没有受西方媒体严苛挑战。
这10多年来,奈思比和桃乐丝2人出入中国上百次,并在天津设立奈思比大趋势研究所。奈思比强调,若要看清中国,就必须要有第一线的在地观点:“请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中国,别再抱持西方观点。”而在趋势大师的独到见解中,2020年的中国,究竟与现在有何不同呢?
为了探究中国变革的实际内容,奈思比夫妇的探访行程几乎踏遍全中国,从华北到拉萨。其中,令两人最感惊奇的案例发生在深圳,故事的主角台湾人耳熟能详,叫作比亚迪。
这家由王传福领军的电池厂,除了被视为鸿海集团在电子代工领域的劲敌,还兼营生产电动车。
由于今年前三季车辆销售数量在中国品牌中排名第一,加上“股神”华伦·巴菲特投资10%股权的宣传效果,在香港挂牌的比亚迪,今年来股价已暴涨近6倍。“他们无法同百年历史的对手比拼汽油引擎”,奈思比引用王传福的话说,“但在电动车市场,他们站在几乎相同的起跑点”。
经济截弯取直一步到位
奈思比认为,这种“截弯取直”的经营思维在中国处处可见,也是中国迥异于其它国家的最大特色。例如中国的电信市场就是因行动通讯崛起,让使用者略过市内电话、直接进入手机时代。
从电动车到电信业,外界一再目睹中国善用机会,从半路直接切入、进而一口气超前对手的情节发生。
这种由“山寨”开始的创新过程,虽暗藏许多经典的成功故事,但奈思比认为,山寨所创造的成功,只是“由落后到追上进度”,然而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追求“维持不败甚至超前”。这部分,就必须摆脱前一阶段的模仿包袱,并且试图以各种手段避免竞争者的模仿。
于是,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的10年间,这个“山寨大国”极有可能180度的转变为思维,保护智能财产权的观念将快速衍生。毕竟,这是中国寻求以自主品牌、自主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护身符。
除了“截弯取直”的思惟,奈思比分析,中国经济改造得以成功,主要助力是受共党教条紧紧束缚的群众意识,在邓小平拍板实施改革后被彻底解放。“没有先解放思想,就不会有后续的其它动力让中国人尝试改变”,奈思比说。
奈思比举安徽农民自愿发起的“包产到户”制为例,说明中国如何由社会底层发起经济革命,成为展现民间活力的首例……(摘自台湾今周刊作者:周岐原)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