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甘肃张掖地壳裂缝水涌成患 水循环体系遭遇破坏

2009年11月05日01:45

    来源:西部商报

  地壳裂缝 张掖水涌成患

  “丝绸古镇”张掖生态怪象引起国内专家关注,专家称原因复杂,初步定性为天然水循环体系遭遇破坏

  昨日,本报以《张掖 一座城市浮在了水面上》报道了因地下水渗透,造成张掖部分地区被淹,给生活带来不便的事情。报道见报同时,本报记者专门就张掖市的这一生态“怪象”采访了市民及政府相关部门。有人将水患归结为“湿地公园”工程蓄水所致,而专家称这只是片面之词。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一“怪象”,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究……

  特派张掖记者 李东朝

  水患之谜

  湿地公园惹祸

  政府不认可

  从9月底开始,地下水水位上涨再次打破了张掖市民和城北居民平静的生活,城区地下水位骤然上涨1米,外围郊区水位上涨60厘米,几乎半个城区再次遭遇历史罕见的“水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张掖市甘州区有近1000户平房居民受灾,1.4万平方米房屋存在坍塌的危险。在连日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张掖地下水“先降后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2003年11月开始,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位停止了10多年来不断下降的状况,每年冬天都会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2005年9月以来,张掖市甘州区及周边郊区地下水突然开始大面积上涨。而今年秋季开始,张掖地下水位的大幅上涨和渗透,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所有记录。

  按照气候特点来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张掖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但为什么会地下水泛滥成灾呢?对此,张掖市民有自己的看法。采访中,部分小区市民告诉记者,自从城东北的“湿地公园”开建以后,张掖市的地下水位就开始大幅度上涨了。市民们这么说自有一番他们的理论,他们说,当时为了建“湿地公园”,采取了集水蓄水措施,造成地下水大量外渗,流向地势低的城区,才引发了水患。

  随后记者乘车前往位于城北郊区的湿地公园,果然看到有一大片水草丛生的湿地,足足超过1000亩,放眼望去几乎不见边际,成为一道奇美的自然景观。难道真如市民所言,地下水患是由这蔚为壮观的人造美景造成的?采访中,张掖市政府相关部门否认了这种说法。张掖市建设局城市科科长杨学文告诉记者,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位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湿地公园”没有多大关系。他认为,张掖市整个地形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走势,而湿地公园位处地势较低的城北地区,不会使地下水渗到城区。

  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金福明认为,甘州区在这里建设湿地公园,原计划引黑河水来补充水源,但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段地表开挖几米后就有地下水冒出,这一情况是进行规划设计时没有预料到的,而直接利用地下水维持湿地生态环境,恰恰正是建设湿地公园、恢复自然生态景观的初衷。

  破解迷局

  地震造成断裂是最大原因

  为了摸清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的原因,张掖市政府也在努力着,张掖市相关单位专门请省国土资源厅立项,由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承担具体勘察任务,早在2006年2月,就开始了对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位上升成因的调查。

  居住在甘泉公园马神庙街一带的居民郭丽芳说,她已经在此居住了20多年。“2003年前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她回忆道:“自从2003年民乐县地震后,地下水就开始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大。肯定与地震有关!”郭丽芳的猜测和专业部门调查得出的结论几乎不谋而合,显示出了一定的科学性。从一份《张掖市城区及外围地下水位上升现状调查报告》中,记者得知,张掖地下水水位持续上涨是由于地域性降水量、地震和黑河下泄水量增大引起的。

  据了解,2007年10月以来,张掖市建设局多次协调组织市国土资源局、发改委、水务局、地震局、设计院、水涵院、水勘院等部门参加,对地下水位上升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是地震因素。张掖盆地中心地带基底存在与祁连山区相连的北西向深大断裂带,自2000年以来频繁的地震活动,特别是自2003年10月山丹、民乐发生6.1级、6.0级地震以后,引起了祁连山前及盆地内基底断裂活动加剧,同时断裂活动也挫断了上部第四系松散层内的隔水层,基底断裂带变为透水或导水通道,加快了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沿着这个通道向上越流补给盆地第四系孔隙水的速度,增大了越流补给量,使盆地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上升。初步估算,祁连山基岩裂隙水通过深大断裂越流补给张掖盆地东段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的量约为2.27亿立方米。

  同时,专家组成员分析认为,在“黑河流域节水工程”实施后,沿河床下泄水量增加,河床有水时间比过去不调水时延长了100天左右,补给地下水量增大,引发沿河地下水位上升,并导致向黑河排泄的黑河以东地下水径流受阻,造成黑河东岸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回升。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因就是降雨量增加。前几年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21毫米,去年至目前已达到210多毫米。降雨量的增加,直接补给了地下水。

  以上这些结论,在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作出的《张掖市城区及外围地下水位上升现状调查报告》中有较为系统的总结。《报告》中指出,造成张掖城区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祁连山区降水量和出山径流量显著增加,较往年偏多30.7%,导致盆地低洼处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再就是区域地震引起地质构造变化所致。第三就是黑河过水时间延长,下泄水量增大引起地下水位上升。2001年以前,黑河河床过水时间一年之内一般少于30天,而现在随着黑河出山径流量的增加,过水时间达到107天,使地下水补给量增大,导致向黑河排泄的地下水径流受阻,这也是引起城区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