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拾荒为儿媳妇医药费 |
拾荒换药
八旬婆婆照顾瘫儿媳12年
整整12个春秋,八旬老妪解玉梅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卧病的儿媳,靠捡拾废品为儿媳支付医药费,用年迈的身躯,书写着无私的母爱传奇———
本报讯 (通讯员 张玉坤 徐明国 记者 马国胜) 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面对瘫痪在床的儿媳,临西县大张庄村年过八旬的婆婆解玉梅不嫌不弃,悉心照料,以年迈之躯延续着亲人的生命,撑起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也诠释出一个平凡母亲的无私大爱。
“以后,娘来照顾玉娥”
解玉梅有6个儿女,都先后成家立业。儿女们虽不太富裕,但却孝顺本分。按道理,老人可以幸福地颐养天年了,但变故却不期而至。
1997年麦收时节,解玉梅的大儿媳史玉娥在一次劳作中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抢救,史玉娥的生命保住了,但彻底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常年卧病在床、大小便失禁、不能言语……
“以后,我们怎么过呀?”搂着尚未懂事的孩子,望着类似“植物人”的妻子,解玉梅的大儿子张保元几乎绝望了。
“元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咱就不放弃!以后,娘来照顾玉娥。”关键时刻,体弱年迈的老人迸发出了惊人的勇气。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而朴实的承诺,给了儿子、儿媳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就是这样一句简单而朴实的承诺,老人已经用了12年、4000多个日日夜夜来践行。
“这副担子,娘还担得起”
解玉梅老人有一股“倔劲儿”,她拒绝了其他儿女的帮助。她说:“这副担子娘还担得起。”
说易做难,照顾一个瘫痪病人的重担压在一位年迈体弱的老人肩上,更显沉重。在照顾儿媳的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喂饭吃药、洗脸梳头成了解玉梅老人每天的“规定动作”。隔三差五,老人还要为儿媳揉背擦身。
老人不怕劳累,就怕麻烦人。儿媳大小便失禁,每次更换被褥都需要找人帮忙。为了少麻烦人,老人经常用手接儿媳的粪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老人几经琢磨,最终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儿媳的房间安装了一台“人体升降机”,利用滑轮装置把史玉娥吊离床面,换好被褥后再放下来,既安全又省力。
史玉娥的药物开支是老人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史玉娥每个月的药物开支都得300多元,虽然在外务工的张保元每月都会寄几百元钱给母亲,但解玉梅总是攒起来,等儿子回家时,将大部分的汇款再交给儿子。
她则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处捡拾农药、矿泉水瓶子等废品,卖掉后用赚来的钱支付儿媳的药费,这成了老人在照顾儿媳之余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有一次,老人在捡拾废品时连人带车翻进了1米多深的土坑里,左腿起了一个大血泡。在医院检查无大碍后,老人很快就“重操旧业”。12年来,老人靠捡拾废品、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省的钱以及儿女们给的零花钱,养活着瘫痪在床的儿媳。
“家人有事,娘不帮谁帮”
12年的精心照料,让史玉娥病情平稳,身体也比较好。但12年的辛勤操劳,却渐渐压弯了解玉梅的腰。
去年冬天,解玉梅在照顾儿媳时,突然觉得头晕目眩,一下子瘫软在地上。经诊断,她的血压竟达到了190/100Kpa。幸亏不是突然摔倒,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儿女们来看她,坚持要把“照料重担”交给史玉娥的两个女儿。躺在病床上的解玉梅坚决不同意:“俺把玉娥当自己的亲闺女,只要做娘的能动,俺就要照顾她!”
12年的苦累,虽然解玉梅从不提起,但大儿子张保元心里最清楚。看着因感激与内疚而痛哭流涕的大儿子,老人再次表现出了令人动容的豁达与坚强:“家人有事,娘不帮,谁来帮呀!再说,你的儿女们都快长大成人了,咱们的好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