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闻发布会 >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外交部:中方不会参加任何形式外空军备竞赛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9年11月05日21:57
  11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 中新社发张宇摄

  中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五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马朝旭在回答有关提问时重申了中方关于利用外空的原则立场。他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中方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中方这一立场没有改变。详细

  我国空军本月十一日将迎来建军六十周年。六十年来,我国空军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明显提高。对抗性训练、基地化训练、信息化训练有序展开,军事训练转变向纵深发展。主战装备跨代跃升数量大幅增加,精确制导弹药成系列成规模,一些大型信息化装备投入使用,武器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针对外界的一些担心,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既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和保护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需要,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

  我方表态

  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一日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无论中国空军如何发展,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空军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的坚定力量。

  许其亮说,中国空军建军六十年来,随着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制约战斗力提升的一些重难点问题逐步解决,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明显提高。对抗性训练、基地化训练、信息化训练有序展开,军事训练转变向纵深发展。主战装备跨代跃升数量大幅增加,精确制导弹药成系列成规模,一些大型信息化装备投入使用,武器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一大批满足空军建设和信息化作战需要的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和骨干人才群体已经形成,具有崭新知识结构,掌握先进军事理论、作战理念,熟练驾驭高技术兵器,善于进行联合作战的新型军事人才快速成长。他相信,今天的中国空军,完全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许其亮特别指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既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和保护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需要。无论中国空军如何发展,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空军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的坚定力量。

  空军发展

  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王明亮大校四日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主战飞机先后发展了四代。九十年代初,中国空军开始装备第三代飞机。

  “而最值得骄傲的跨越,是中国空军武器装备建设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跨越。歼-10飞机、歼-11B飞机、歼轰-7A飞机、预警机、以及新型地空导弹等,国产武器装备种类急剧扩大,系统配套,而且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歼-10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自主研发三代机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空军六十年建设发展历史上,首次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先进武器装备,跻身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前列。”

  许其亮说,为适应国家利益拓展和空天时代对空军建设发展的新要求,空军围绕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确立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到本世纪中叶,把空军建设成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总体规模适度,力量结构合理,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支撑我国大国地位,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的战略军种,实现空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由航空型向空天一体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全面提高远程空中精确打击、抗击敌信息化条件下空袭的防空反导作战、空天地一体的信息支援、空地结合的电子战和网络战、全方位战略投送和空降作战等核心军事能力。

  在中国空军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将举办“和平与发展国际论坛”活动,邀请一些国家空军领导人围绕“超越、展望、合作”主题交流思想、扩大共识、增进互信。许其亮说,军事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和军队决定搭建“和平与发展国际论坛”这一多边军事外交平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空军致力于与世界各国空军共建“互利共赢、安全和谐”空天环境的务实态度和宽广胸襟。

  1924年,建党刚3年就选派党员到广州航空学校学习,并选派代表到苏联学习航空技术;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就拥有了自己的飞机叫“列宁号”;1938年,选派了43名红军干部到新疆航空队学习;1941年,在延安开办了培养航空工程人才的学校;1946年,我党在东北创办了人民军队第一所航空学校;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听取航校工作汇报,决定成立军委航空局,组建作战部队。1949年10月1日,筹建中的人民空军参加开国大典,首次接受党和人民检阅。1949年11月11日,在新中国成立40天后,人民军队第三个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诞生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真正掌握自己国家天空的历史。

  领导人寄语

  在空军创建初期,毛泽东同志亲笔给空军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根本利益和现代战争的要求出发,多次指出:“今后作战,空军第一。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也打不下来。”

  上世纪末,江泽民同志为空军题词:“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而奋斗。”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站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的战略全局,高瞻远瞩,敏锐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对人民空军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鲜明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空军”,为新时期空军建设指明了方向,对空军的地位作用作出了明确定位,提供了新世纪新阶段空军建设发展的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