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目睹柏林墙倒塌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06日10:35
新华网专稿:柏林墙坍塌到现在已经20年了,但是人们至今似乎仍未忘记过柏林墙,仍未忘记过1989年11月9日这个柏林墙开始坍塌的日子。我作为柏林墙坍塌的目击者,对当时情况仍记忆犹新。
记者会宣布爆炸性新闻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钟左右,时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沙博夫斯基,在民德外交部所属的新闻中心向记者们宣布:民主德国从1989年11月9日晚上19点起,允许公民持身份证通过检查站自由出境。这是一个人们始料未及的爆炸性新闻!
当天下午4点左右,我接到民主德国外交部新闻司打来的电话,通知新华社柏林分社派记者参加下午5点在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时民主德国的形势已经非常动荡,人们要求开放边界、允许公民自由到联邦德国、到西方旅游。莱比锡、柏林等地几乎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此走上街头,而且形势几近失控。取代昂纳克的克伦茨,面对这种有着浓厚西方背景的动乱形势,几乎束手无策。以他为首的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几乎每天都在为此召开会议,会后往往举行记者招待会发布一些无关宏旨的新闻。不少常驻记者已经开始对于这种没有新闻的新闻发布会失去了兴趣。但是我还是及时赶到新闻中心。主管新闻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局委员沙博夫斯基亲自到会,他扼要地介绍了当天下午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说民主德国当局考虑放宽公民出境的限制,简化公民出境的手续。
沙博夫斯基讲完之后,会议主持人像通常那样例行公事地问:“谁还有问题?如果没有,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就到这里。”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意大利同行站起来问沙博夫斯基,“您能否说得具体些吗?”“东西柏林之间也是这种情况吗?”
这时沙博夫斯基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晚上的新闻节目中就将公布相关的具体规定。从今天晚上7点起,民主德国公民可以凭自己的身份证经过各过境检查站离境,到西柏林,到联邦德国,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去。”沙博夫斯基就这样提前一个小时透露了民主德国当局开放柏林墙的消息。
记者们于是纷纷离开新闻中心,争取尽快把这个天大的消息发回总部。我也匆忙驱车回分社,向分社人员通报了情况。晚上7点,民主德国和西德电视台都播放了这一重要消息,德通社的消息也很快播发了。我赶紧写了快讯,并注明详讯随后发去。
被人群裹挟到了西柏林
我写完稿件之后,同另一名记者去了离分社比较近的博恩霍尔姆大街过境站。附近马路上几乎被人群塞满了。我们不得不走过去。越往前走,人群的密度就越大。过境站前面已经是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恐后地举着身份证要求过境。到后来简直就是失控了,许多人举着身份证一拥而入。我们问了问从身边走过的人,他们只顾往前赶,对我们的采访显然没有兴趣。人越来越多。为了赶在当地时间24点之前把稿子发出去,我们决定先回分社。
11月9日到10日凌晨,分社的记者们在紧张的写稿中度过了一个不寻常之夜。次日8点左右,我又驱车前往现场。本来打算到菲特烈大街过境站,但刚到舍恩豪森大街,就被堵在那里无法前进。于是我只好到博恩霍尔姆大街过境站。这里也是人山人海,而且人群越聚越多。人们还在不停地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在过境站门前,人们蜂拥而上,边防警察已经无法控制局面。我本想站在旁边观察一下,但是不由自主地被人群裹挟着到了西柏林。过了通道口,显得不那么拥挤了。记者旁边走着一位50多岁的妇女,看上去激动不已,像在同旁边的人搭讪,又像是自言自语:“难道这是真的吗?28年了,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一位50多岁的男人,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他碰到了认识的人,就对他说,“过去看看吧,我昨天晚上就过去了。到了我多年没见过的哥哥家里,我们畅谈了一夜。怕家里人担心,就又回来了。真要是以后来去自由了,什么时候想去再过去就是了。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虽近在咫尺却天各一方了。”
在东西柏林交界的博恩霍尔姆大街的博泽桥西柏林一侧,站满了西柏林人,他们对每一个走到自己面前的东柏林人都笑脸相迎,热烈握手,有的还拥抱;一些开着民德的卫星牌小轿车的东德人,从车窗里把手伸到外面,人们争着同他们握手,一些人拍打着车盖。不少人翘首相望,希望能够在蜂拥而来的东柏林人群中发现自己的亲戚、朋友。有些真的就在这种场合下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于是拥抱在一起,有的热泪盈眶,语言梗塞;有的老泪纵横,失声痛哭……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真正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历史不那么容易被忘记
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经营了十几年之久修建起来的“社会主义防护墙”就这样倒塌了。但柏林墙似乎不那么容易被人们忘记,统一后的德国当局,在东柏林火车站附近留下一段1350米长的柏林墙(现在已成为世界最长的露天画廊,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流派的画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上面作画),在波茨坦广场留下一段长200米的柏林墙,并用铁丝网保护起来;在柏林市中心的波尔玛大街旁边也留下一段柏林墙。1997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8周年时,当局决定在这里建立一座柏林墙博物馆,原本还打算沿柏林墙修筑一条马路并铺上瓷砖,但因资金短缺只修了一条柏油路,在柏林墙的旧址上画了一道醒目的红线。
柏林墙从建成之日起,就是东西方舆论攻击的焦点之一:西方说它是东方专制、独裁的象征,东方则说它是防御帝国主义、保护社会主义的防护墙;西方一直为拆除柏林墙而奔走呼号;而东方,则极力支持民主德国加固柏林墙。柏林墙给东西德和东西柏林之间的人员往来制造了那么多的不便和障碍,甚至夺去了十几个人的生命。但是人们却不愿意彻底把它忘掉,华盛顿花钱买下一块柏林墙放在白宫。柏林人把一块块的柏林墙制成纪念品,向各地旅游者出售。
柏林墙风雨沧桑30年。功乎?过乎?功大还是过大?在柏林墙坍塌2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千秋功罪待由后人去评说吧。(前驻柏林记者王德峰)(编辑:刘瑞常)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