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钱学森:科学精神烛照下的大师背影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06日19:36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题:送别钱学森:科学精神烛照下的大师背影
新华社记者 牛琪 刘欢
6日上午,钱学森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送别。
这位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的著名科学家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在钱学森生平介绍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对其一生的浓缩与概括。
1955年,克服重重阻力回到中国后,“爱国”与“风骨”成为钱学森的著名标签。而他最有影响的身份则是一位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遗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10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系统科学家于景元说,“钱学森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从早年的力学到晚年的综合交叉研究,他总是在探寻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一生中,他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
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钱学森亲自编写教材,亲自上讲台授课,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到了晚年,钱学森更将目光集中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科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
“他晚年最关心和忧虑的就是人才问题。如何从小培养中国人的科学和创新精神,仍然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于景元说。
温家宝曾透露:“去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11月6日,钱学森同志中学母校北师大附中学生挽着全校师生签名横幅参加钱学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当日,钱学森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但不可否认,“学术浮躁”、“学术腐败”也成为时下热门话题。
“如何完善国人科学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他十分关心。”于景元说,“钱学森经常讲,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提出新问题、敢于争论,沉下心来做学问,并经常以自己在美国求学时的经历来教导我们。”
谈及治学时,钱学森曾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他做到了言行一致。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
可喜的是,钱学森并不是一个刻板无趣的学者,在上海交大就读时,他就曾担任交大铜管乐队的号手,大二时又迷上了水彩画和摄影。音乐甚至促成了他与爱弹钢琴的蒋英结为连理。
“除了奉献专业知识外,钱学森的知识面其实非常广阔,他还精通建筑、美学,晚年对中国的发展也有很多看法。这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人文关怀的精神,值得敬佩。”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
“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晚年钱学森这么说。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