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政府决策如何响应民意释解民忧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10日07:43
只顾“行政效率”,只求“雷厉风行”,却忽略了解释、沟通、疏导乃至必要的修正,这种“千里走单骑”式的决策,往往容易导致误解和纠葛,引来群众的不满甚至反对
近日,广州番禺区一座拟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让选址地周边的30万居民忧心如焚。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民调显示,在对1550例周边民众的抽样中,知道该项目的达到100%,表示反对的高达97.1%。
按说,在当下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常和环保、高科技联系在一起,被许多地方视为突破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途径。那么,素以观念领先著称的广州市民为什么会强烈反对呢?
广州市目前日产垃圾过万吨,按照这一增长速度,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到2010年就会迎来垃圾围城。所以,尽管垃圾焚烧发电被认为可能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广州市民依然对此类项目表示了审慎支持,比如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建设时就曾获得这样的认可。可以说,在垃圾处理的紧迫性方面,民意与政策的初衷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为什么具体到番禺垃圾发电厂项目却发生碰撞呢?
从省情调研中心发布的民调数据来看,超过98%的民众对“涉及众多民众利益,但有关部门垄断行政决策,未能及时通报消息”最为不满——这一对周边环境及民众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从2004年确定地址、2006年通过审批、2009年开始征地,5年中没有情况通报,没有听证,甚至电厂所在的会江村村民也大多不知道有该项目的存在,直至它突兀地被民众关注。
人们还记得,曾经获得民众支持的李坑电厂,尽管主管部门表示其排放水平达到了欧盟标准,但实际生产中异味难消,民众常有抱怨。对于这样的前车之鉴,番禺电厂项目如何避免?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出有力的说明。而在讨论过程中,政府方面始终强调该项目的优越性,聘请来开导民意的专家却来自垃圾焚烧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有的专家本身就拥有垃圾焚烧的相关专利,有的更是从事这方面经营的公司副总。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调查显示,即使环评报告通过,超过90%的民众仍表示会质疑其真实性。
可以说,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上,民意和决策已经迎头相碰。这引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政府决策如何响应民意、释解民忧?
一些行政部门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决策的初衷是善意的,只要从长远和宏观看,有利于民众的根本利益,就无须过多地在民意沟通上“纠缠”。事实上,只顾“行政效率”,只求“雷厉风行”,却忽略了解释、沟通、疏导乃至必要的修正,这种“千里走单骑”式的决策,往往容易导致误解和纠葛,引来群众的不满甚至反对。
能否将决策建立在民主、公正、透明、科学之上,让民众和专家充分参与,让商业利益充分回避,让利弊之议充分表达,能否广纳民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求得决策与民意的契合,令决策畅行无阻,这既是对决策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史哲) (来源:人民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