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中国西部积极探索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1月10日08:50
  新华网西宁11月10日电(记者张进林 何伟)“50年后,我们将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草原?”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最近在青海西宁召开的全国草原工作会议上如此发问。

  中国拥有草原面积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但中国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超载过牧严重,草原水土流失面积接近2亿亩,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青海、贵州等中国西部省份正在积极探索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将对草原生态难题进行破解。

  据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介绍,2008年初,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青海省明确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构想,畜牧主管部门随后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海西等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选择7个牧业村,进行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设试点。

  这种探索的核心是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倡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走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从而解决长期以来的人、草、畜三者之间的矛盾,遏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

  试点一年多来,各试点村探索出3种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以合作社为平台,实行牲畜、草场股份制经营的发展模式;二是以草场流转、大户规模经营、分流牧业人口、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三是以联户经营、分群协作、优化产业结构、保护草原生态为特点的发展模式。

  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处长党陈延说,这3种发展新模式中,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苏吉滩乡苏吉湾村为代表的第一种模式效果最好。

  苏吉湾村共有117户481人,全村拥有草地5.27万亩,耕地4300亩,各类牲畜1.28万头(只)。从去年开始,这个村开创了一种以牲畜、土地折价入股,草场随畜计价流转,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股份制经营模式。

  短短一年时间,这种新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就为村里带来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至少可达5800元,比去年增长1000元以上。

  而在中国另一西部省份贵州省,则把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作为石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及产业化科技扶贫的重要方式。

  贵州省探索出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是,为贫困户免费发放20只基础母羊、600元圈舍补助、160元草地补助,由扶贫部门和畜牧部门组建的草地畜牧中心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和防疫,统一销售。3到5年后,贫困户再将20只基础母羊转给另外的贫困户,实现滚动发展。

  自2008年起,贵州省55个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33个县推广实施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该项目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种植牧草57万亩,养殖山羊26.8万只,覆盖贫困农户3万户。

  “不论从畜牧业发展本身,还是从中国藏区发展大计看,青海等地目前进行的生态畜牧业建设都是一项效益明显、利在长远的事业。”邓本太说。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说:“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