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伊拉克:爆炸还会让你震惊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1日13:52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没有人保护你的命,尊严还算什么?他们撤的前一天,有个美国大兵,经常在我家门口巡逻的,我给了他一杯咖啡,和他道别。”

  本刊特约撰稿/陈君(发自巴格达)

  位于巴格达市黄金地段的曼苏尔饭店,是一座有11层楼高的五星级酒店,包括中国使馆在内的诸多外国政府机构和媒体组织,暂时栖身于此,这里也是伊拉克政府官员、商业人士举行会议会谈的重要场所。曼苏尔饭店以南不远的地方,就是伊拉克现政府以及美英两国使馆所在的安全区——“绿区”。

  或许正是离“绿区”太近的缘故,曼苏尔饭店常遭“连坐”之灾。

  尽管外围都设立了水泥防护墩,安全部队和警察也在此守卫,但曼苏尔饭店在战乱中还是留下一身伤痕:2004年12月13日,遭迫击炮弹袭击,大堂门口被炸出一个深约1.5米的大坑;2006年3月3日,饭店后花园遭炮弹袭击,爆炸产生的气浪将中国使馆所在楼层的玻璃震碎;2007年6月25日,饭店遭到自杀式人体炸弹袭击,12人死亡、18人受伤。

  2009年10月25日上午10点,阿曼正在曼苏尔饭店大堂。他是饭店工作人员,英语不错,战乱的这几年一直坚持上班,尽职尽责。“就是两声巨响,又闷又暴躁,整个大楼都抖了一下,然后就是一片混乱。”阿曼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

  他赶紧躲到墙角,没有跑到门口看,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后来的新闻报道说,相距不远的曼苏尔饭店、巴格达省政府大楼和司法部大楼,同时遭到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爆炸间隔只有10秒钟,破坏力巨大,造成155人死亡、至少500人受伤。这是两年来伊拉克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给他一杯咖啡,和他道别”

  巴格达商人萨利姆的餐厅就开在“绿区”边上。54岁的他腆着将军肚,有点儿谢顶,这几天生意不太好,在自己的店里总是昏昏欲睡,“现在巴格达很冷,晚上风大,枪声也不断,吵得人睡不好。”萨利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地人送葬死者时习惯朝天鸣枪。

  萨利姆做生意有年头了。从经营服装店、食品店到开餐馆,他练成了在乱世谋生、发财的本领。本来他的饭店开在伊拉克广播电台中心附近,“那里也算市中心了,挺热闹。但现在,那里成了一片废墟,被美国人的炮弹毁了。”

  去年年中,他费尽周折,使了不少钱,好不容易在“安全区”找到个开饭馆的地方,可生意一直不见起色。天天都有死人,这不奇怪了。可活着的人也照样遭罪,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他在电话中抱怨,总是断水断电非常影响生意,人们没有钱,有钱的人又怕天上掉子弹,不敢出来。

  萨利姆觉得,自从美国人开始从伊拉克撤军后,情况更糟糕了。“现在的"绿区"实际已经不存在了。马利基政府控制不住局面,伊拉克的安全部队打不起。我可知道他们的能耐。”

  目前,驻伊美军总兵力约11.9万人。按照美伊驻军地位协议,美国计划在明年8月31日前撤出所有作战部队,留下3.5万至5万军队担任训练和支援等任务,并在2011年年底前全部撤出。

  美军战斗部队今年6月30日前已经从伊拉克城镇撤退到了城外的军事基地内。萨利姆记得,6月30日那天,很多人都上街游行,打着标语,喊口号,朝天开枪,庆祝美国大兵先期撤离。他没有参加游行,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头脑发热。“尊严?没有人保护你的命,尊严还算什么?他们撤的前一天,有个美国大兵,经常在我家门口巡逻的,我给了他一杯咖啡,和他道别。”

  曾为法新社当翻译的巴格达导游萨伊德·埃尔也深感活着不易。“死人还会让你震惊吗?只要下一个不是我就行。”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伊拉克局势不见好转,反美武装制造的割喉事件越来越多。埃尔怕给外国人当雇员会招来杀身之祸,就“被”失业,做了宅男。和朋友一起骂政府成了他最乐意干的事,“现在这个政府,什么好事都没办。看看曼苏尔饭店前面那几个坑,都是炮弹炸开的,新的,旧的,没人管,满是垃圾和污水。”

  失业的导游埃尔和普通伊拉克人一样,并不关心政府又出台怎样的协议,但大街上少了国际部队的巡逻车,埃尔总觉得不踏实。埃尔说,他是爱国主义者,也反对美国赖在伊拉克不走,不过安全问题也不能不考虑,“外国机构和一些有钱人可以雇用私人保镖甚至特种兵,普通人做不到,黑水保安就很有名,不比美国大兵差。”

   粉饰的太平

  更加无措的,应该是希望通过改善安全局势赢得民心的伊拉克总理马利基。

  在今年1月的省级议会选举中,马利基凭借出现转好势头的安全局势大获全胜。他一再向民众保证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宣布要拆掉巴格达的所有隔离墙,显示政府信心。

  以前埃尔经常陪同外国记者出入曼苏尔饭店,“我总看见马利基他们,西装笔挺,面无表情,从豪华的办公室走出来,但他解决什么问题了吗?”

  6个月前,曼苏尔饭店周围的街道开始对普通车辆开放,随后两侧的混凝土防爆墙位置外移,使车辆可以更靠近饭店和附近的政府机构大楼。巴格达其他一些街道也采取类似放宽交通限制的做法。而这些举措被一些伊拉克媒体指责为“有意宣传功绩,拉选票;无视安全隐患,粉饰太平”。

  自6月30日伊拉克安全部队从美国手中接管安全控制权后,情况陡转直下。

  “8·19”袭击和“10·25”爆炸给马利基当头一棒,他的承诺成了空话和笑话。“8·19”袭击前,伊拉克外交部大楼刚刚拆除了部分隔离墙,袭击后又被迫重新建起。

  恐怖分子正是用整车整车的炸弹,朝目标横冲直撞,向马利基发出信号: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你想自保都不行!

  10月25日的袭击发生后不久,安全部队和警方一些官员来到现场视察,保镖寸步不离。一些旁观的市民吹口哨、喊口号,表示不满,“任何人都不要躲在防护墙后面。”

  习以为常的生活

  伊拉克大选初步定在明年1月16日举行。马利基不久前高调宣布参选,其领导的达瓦党和什叶派最大政党伊斯兰最高委员会分道扬镳,伊拉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势力分化组合。各政党或结盟、或单打,激烈争夺,导致新选举法迟迟无法达成协议。马利基原计划在10月25日同总统、议长以及其他政党领导人开会讨论推进新选举法一事,但开会前就发生了连环爆炸。

  近期发生的袭击,不再针对宗教集会地、市场、饭店等人口密集区,而是指向政府机构,政治目的显而易见。巴格达安全部队发言人告诉美联社记者:“他们(自杀式袭击)针对政府大楼,企图动摇政府的威信,重创现政权的合法性,破坏伊拉克的政治进程。”

  巴格达检查站林立,却无法阻止装满炸药的汽车发动袭击,伊拉克安全部队首当其冲受到批评。一些人士指责安全部队无能失职,甚至存在“内鬼”。马利基阵营竞争对手、伊拉克伊斯兰最高委员会高级成员贾拉勒·丁·萨吉尔说,这次袭击代表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巨大失败”。

  据伊拉克官方电视台报道,安全部队10月29日逮捕了11名军官和50名士兵,以调查爆炸案幕后黑手。

  马利基政府在几个月内,必须竭力加强巴格达及其他城市的安保,减少重大袭击事件和伤亡人数,避免政府信誉再次遭到重大打击。然而,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挑战。如果伊拉克大选被迫推迟,政坛斗争会激化,马利基政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我担心从现在至2010年7月,国民议会选举期间以及政权交替时期,可能会看到恐怖活动增多。”伊拉克陆军指挥官马吉德说。

  “干什么不上班呢?最重要的是家里还需要我挣钱。”巴格达当地时间11月2日下午,曼苏尔饭店的工作人员阿曼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语气轻松得让人奇怪。

  这几天,饭店工作人员忙着打扫战场。大堂的玻璃,还有楼上很多房间的玻璃全都碎了,天花板也掉下了,还有一些房间的门被震歪了,现在还没有修理完。

  曼苏尔饭店旁边的巴格达省政府大楼和不远处的伊拉克司法部大楼,更惨不忍睹:钢筋从断裂的混泥土中刺向天空,上面还钩着遇难者的衣服碎片……伊拉克政府官员11月1日说,修复这些政府办公楼将花费1600多万美元。而距爆炸现场不远,8月遇袭的外交部大楼还没有整修完。

  “其实伊拉克的现状比外人在电视上看到的都危险。”萨伊德·埃尔说。不过,他对枪炮声早就习以为常了,“你们媒体不也麻木了吗?死一两个人会报道吗?”

  伊拉克内政部11月1日宣布,巴格达以南一市场当天上午发生一起自行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6人死亡、37人受伤。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