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女记者凉山扶贫助学 十二年三所希望小学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11日14:47
  有一种呼唤,来自内心,很难抗拒。自从走进凉山,我听到了那声音,我唯有放下一切,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无论在路上遭遇什么,一生无悔,一生无憾。

  ——张俊兰

  她是一位普通的记者,却在远隔数千里的少数民族地区坚持扶贫助学十二年。

  十二年来,她受社会各界委托在凉山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与海外慈善家合作在四所院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受到持续资助的贫困生数千名,建立了24个孤儿班,帮助一千二百多名学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凉山投入扶贫助学资金已经超过一千万。

  她曾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她就是天津日报女记者张俊兰。

  结缘凉山

  事情还得从十二年前说起。1997年,中国记协、国务院开发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组建“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记者分赴全国各地贫困区。这一举动在当时被称为“新闻扶贫”。作为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成为“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的一员,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临行前,张俊兰查阅了中国地图,在四川省西南部找到了凉山——一片由深黄和浅黄涂成的山地。她没想到,此行与凉山结下不解之缘。

  采访团马不停蹄地深入彝族乡村采访,张俊兰被当地的贫穷和落后惊呆了。一路上,到处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赤脚走在山路上,他们住的地方是低矮窄小阴暗潮湿四面透风的土屋或茅屋,许多已成危房。大多数家庭的全部家当是一口铁锅、一些农具、一堆洋芋(土豆)和一些杂物。他们白天披一件破“察尔瓦”(类似披风)御寒,夜里守在火塘边睡觉。当地人说,如果一年到头能用土豆填饱肚子,就是天堂一样的日子了。在布拖县瓦都乡菲铁村,张俊兰看到一家人正在地里忙碌,三个孩子衣不蔽体,在凉风中发抖,家庭年收入只有200元,男主人叫里谷,正准备动身步行30华里用家里仅有的一只鸡换回六块多钱。

  不仅如此,这里自然灾害频繁,洪涝、低温、伏旱、冰雹、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常年轮番肆虐,难以数计的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更有无数人命丧黄泉。

  1997年8月11日,采访团一行在海拔3000米的高寒山区冷得发抖,不久抵达气温高达摄氏45度以上的河谷地带。就是在这样的大山里,张俊兰看到了一个个用茅草搭起的窝棚,里面居住着从3000米上的山寨里搬迁下来的农牧民,营养不良的孩子们一丝不挂,女人们以破烂的衣服勉强遮体……张俊兰心情沉重得不忍心知道当地人生存的细节。当时,凉山金阳县扶贫办主任万太全在场,张俊兰向他问了一个问题:“您认为我们能够在本世纪内消灭贫困吗?我们能够做到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吗?”万太全的答复连同他痛心疾首的表情让张俊兰一生难忘:“你看看眼前这些人,他们就算能活上三辈子,他们也脱不了贫!”张俊兰半晌一言不发,她在心里发誓:“那么好吧,就让我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

  风雨扶贫

  从凉山返回天津以后,张俊兰通宵写作,连续发表了五篇长达万余字的“凉山纪行”系列报道。自从“凉山纪行”公开发表的那一天起,她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开始不停地响起,读者来信也在她的办公桌上堆成一座小山。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救助凉山彝族同胞尽心竭力!年过七旬的老人来了,拿出节衣缩食省下的养老金。老师们来了,把孩子们自愿捐献的零用钱送给凉山的孩子。贫困山区蓟县的农民代表来了,送上一个很大的纸包,里面是几角、几元聚在一起的捐款,分分角角加在一起竟然是五千多元……张俊兰和报社同事们含着眼泪收下笔笔善款,同时也与读者并肩成为第一批捐献者。她们将每一笔捐款捐物登记入账,写工作日志、跟踪报道……下班以后,张俊兰留在办公室,一针一线缝制邮包、邮袋,或者把读者捐献的衣物、文具装满一个个纸箱,第二天一早送到邮局,寄往凉山。连续三个月,张俊兰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3个小时以上。在此期间,她两次病倒,却没有一天停止工作。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