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妇带聋哑女儿住4个月猪圈 老人死后女儿孙子开争聋哑女
聋哑女几天前和妈妈就住在这猪圈里 本报记者 刘瑞秋 摄 |
“我们要带走你二姑,她住在这里,冬天非冻死不可……”马凤云指着侄子马先生和侄媳妇大声说道。
“要带走你就带走吧,我管不了了。”侄子气得直跺脚。
“不行,凭啥随着她们的愿啊,你不能把她带走,我养定她了……”侄媳妇当即反驳了姑姑,并许下了“承诺”。
昨日下午,因争夺聋哑女人的抚养权,三个姑姑和侄子争得面红耳赤。姑姑称聋哑女在侄子家受罪,侄子称她们以前不管,奶奶去世了才来管,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马凤云说
老母亲和聋哑二姐曾住猪圈4个多月
“这就是我妈和我姐曾经住过的地方,这是啥地方啊,猪圈啊……”马凤云站在面积仅有三四平方米、两面露风,房顶都快塌掉的猪圈旁边,气愤之情溢于言表。
昨天,在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兴隆村盖王屯,马凤云和两个姐姐来到侄子马先生家,要争回聋哑二姐马凤兰的抚养权。马凤兰穿着破旧,住在冒着烟的偏厦子内,对侄子与三个姐妹的大声争吵不以为然。
马凤云说,父亲去世后,母亲和聋哑二姐相依为命,两人有近一公顷的土地由侄子马先生耕种。马先生说他要养活奶奶和姑姑,并在今年5月份把二人从敬老院接了回来。
“人接回来了,就住在这个猪圈里,一直住了4个多月,吃的也不怎么样,有时连水都喝不上。”马凤云说,快入冬了,侄子的房子盖好了,也没把母亲和二姐接进新房,而是在新房附近盖了一个偏厦子让两人居住。
马凤珍说
房屋补贴费和老保生活费不知哪去了
11月3日,84岁的老母亲去世了,马凤兰的生活更加艰难。“她经常自己跑出去,没人管,我和两个姐姐商量,准备把她接走。”马凤云说。
大姐马凤珍说,母亲和二姐从敬老院回来,政府给了6000元的房屋补贴费和两人的老保生活费,这些费用都不知道哪儿去了。
“我们分析,这些钱都在我侄子手里,还有那近一垧的土地,我侄子种地种了近10年,每年就给母亲很少的费用,多了他都不给,而且还让母亲和二妹遭罪,太不孝顺了。”马凤珍说。
对于姑姑的说法,马先生和妻子表示,他们和村委会签订了协议,二人对奶奶和二姑有抚养责任和抚养权,“她们以前都不管,现在奶奶死了,她们来管了,不就是想要点好处吗?”
马先生的妻子称,二姑是不能让她们领走的,“那些钱的确是我们花了,在我们这里,但是有原因的,村委会同意了。”
村书记
村委会的确和马先生签订了协议
对于这场争夺聋哑女的风波,兴隆村党支部梁书记介绍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他说,这对母女生活贫困,是他们村的五保户。2008年7月份,母女俩在村里住的房子要塌了,村委会害怕出现意外,在伊通镇内花1000元钱给这对母女租了一间房子,由于二人的土地由马先生种,因此马先生和妻子经常给母女俩送东西吃,但由于相距太远,送饭不方便,因此村委会决定将二人送到敬老院静养。
2008年底,她们被送进了敬老院,但聋哑女经常到敬老院门口的大街上闲逛,工作人员很难管理。
聋哑女还把敬老院的炕给扒了,点着火后差一点儿把敬老院烧了。于是,敬老院找到了伊通镇政府和村委会,要求他们将母女俩接走。
“我找到了马凤兰和马凤珍,与她们商量愿不愿意抚养母女俩,两人不愿意,我们只能找老太太的孙子马先生。”梁书记说,村委会考虑了各种情况,决定给马先生一些优惠政策,先是给了他6000元钱的土坯房补贴,让他盖个新房子,同时让他种责任田,还把母女俩的1600元老保生活费也交给了马先生。马先生同意与村委会签订协议,答应抚养奶奶和姑姑。2009年5月份,马先生将奶奶和姑姑接回了盖王屯。
为什么睡猪圈?新房子没盖好呢
“那她们为什么睡猪圈呢?”记者问。
“当时,新房子没盖好呢,连马先生和妻子都住偏厦子,都没地方住啊,正好到夏天了,所以她俩就住在猪圈里了。直到马先生把房子盖好,才给她俩盖上了偏厦子。”梁书记说。
“我分析,老太太死后,她的几个女儿找到了侄子,可能是感觉政府给他们的优惠政策太多了,因此才有了争聋哑女抚养权的问题。”梁书记表示,这些事只能他们双方协商解决或者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目前,双方在对争聋哑女抚养权一事上仍未达成共识。
本报记者 陆续 实习生 刘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