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华商辛酸:从“赶集”到“练摊”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2日15:35
提起塞尔维亚,估计会有人想到网坛小德和几位塞国美女好手;提起贝尔格莱德,估计会有人听说过;而要说起前南斯拉夫,估计年纪长些的会想起《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更多的人会想到铁托,想到我们被炸的驻南联盟大使馆。不过无论怎么说,估计很少会有人想到,在这片依然残留着战争痕迹的土地上,勤劳的华商正在此进行着第一代移民的艰苦创业。
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斯拉夫成为欧洲的一个“热战”之源。在随后的十年多时间里,经历了内战、波黑战争及科索沃战争的南斯拉夫,从联邦到联盟,最终于2003年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取而代之。
就是在这样的不安定环境中,有人看到了商机。
1998年,魏孟顺先生来到了这片土地上,成为最早抵达前南斯拉夫的华商之一。魏先生受委托前来开拓市场,他的身后是强大的WINK(威克)集团。
WINK品牌创建于1992年的匈牙利,创始人魏翔是从创业之初就坚定要长远发展品牌的少数华商之一,也是匈牙利最成功的华商之一。1998年,WINK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把WINK这一鞋类品牌推向前南斯拉夫市场。
WINK选择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到达贝尔格莱德之后的几年是生意做得最顺利的一段时间。动荡期间,什么都缺,缺乏安全感的人们生怕自己储备不够。动荡之后,百废待兴,各方面均已成熟的WINK品牌得以长驱直入,深入人心,发展成为今天塞尔维亚的大品牌,拥有19家分店,其总公司得以与塞国最大电脑公司比邻而居。
在塞国的华商中,WINK做得成功,却有其特殊性。魏先生是带着一个成熟的品牌来到了贝市,其任务是推广品牌,占领市场。而更多的华商在此都要经历所有第一代华商的艰苦创业历程。
奋 斗
通常,此间华商创业之初都有极其相似的经历。
到达贝市后,大部分华人会在城市边缘的几个市场间辗转。这几个市场时间地点并不固定。华人的摊位也就随着市场而动。当地华人称之为“赶集”,其中的酸甜苦辣自是不必细说。
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华人开始“练摊”。在这里,所谓练摊指的是已经有了固定摊位,而且不需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的苦楚。练摊所在地是目前仍处于市中心的“70号”市场。一栋两层的绿色建筑,其墙壁似乎是由两层铁板加中间隔层组成。这样的条件自然称不上舒适,但这个市场却是众多华商的关键一步。当地华人介绍说,这个市场刚开始是其他国家商人的天下,华商到此后,用阔绰的出手一点点挤掉了前任。如今,这里已是华人的天下。市场上能见到的外国面孔要么是为华商打工,要么是来此进货。
当然,也有华人选择其他出路,比如开商店卖中国货,比如开餐馆卖中国餐。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华商在塞尔维亚立住了脚。这里有做得极成功的品牌,有成功商人转向房地产开发,这里看似寒酸的市场里也是藏龙卧虎。不过,形势在变化。如今,塞尔维亚的华商感受到了发展的瓶颈,开始思索新的出路。
新出路
郭先生,来自浙江。他三十来岁的年纪已在贝市闯荡了十余年。经历了赶集和练摊后,他在新建的“中国商城”里开了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
“这算是种尝试。我在"70号"还有摊位。那边是中低档的产品,这边是中档偏高一些的产品。”
郭先生在品牌注册的道路上吃过大亏。他曾因商标与其他品牌类似而导致几个集装箱的货物被没收。但是,百折不挠的他坚定地走向品牌这条路。据他介绍,专卖店开张后,的确增加了许多新客户,很多客户都提出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不过,郭先生很谨慎:“金融危机下,我不想扩张太快,再看看情况如何发展吧。”
与郭先生谨慎的态度刚好相反,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项先生不仅创立了自己的服饰品牌,还迅速开了十几家专卖店。
项先生的总公司所在地是一栋三层欧式小楼。一层会客接待,二层样品展厅,三层是设计团队及其他职能办公室。
“金融危机下扩张开店,好处是成本比原来低很多,虽然风险也存在,但是风险高利润也高啊。”项先生如今已经完全撤出了“70号”市场,专心做品牌,“全世界的华商都面临瓶颈。廉价的中国货,在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必须要找到新的出路。”
郭先生与项先生年纪相当,他们的共同点是年纪虽轻却都已在外闯荡多年,他们有活力也有见识。熟悉塞尔维亚华商圈的朋友感慨:“他们很快将是塞尔维亚华商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的是塞尔维亚华商的未来啊。”
无论是WINK还是郭先生和项先生的服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品牌。不知十年以后,塞尔维亚的华商会呈现出怎样一副新面貌……(张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