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黄梅之乡”听“黄梅” 期待“黄梅”再度开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4日10:47
  中新社安庆十一月十四日电 题:“黄梅之乡”听“黄梅” 期待“黄梅”再度开

  中新社记者 吴兰

  中国是戏剧大国,传统戏曲艺术经历数百年沧桑,演变为三百多个剧种,如今发展迥异,有的市场正红,有的渐行渐远。记者近日在“黄梅之乡”安庆采访获知,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乡村音乐”的黄梅戏市场受众颇广,而黄梅戏本身也在酝酿改革、创新,在保“原味”基础上有“度”创新。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地区形成的采茶调基础上,吸收青阳腔、徽剧和当地民歌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发展繁荣。她源自民间,以浓郁生活气息和清晰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通过《女驸马》、《天仙配》让黄梅戏的声名远播海外。严凤英的演出获得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称赞,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对黄梅戏更是情有独钟。八十年代以后,“五朵金花”、韩再芬等黄梅戏领军人物出现,黄梅戏发展“梅”开数度,并于二00五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在安庆黄梅戏博物馆内,有一千多件黄梅戏文献史料、实物资料,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六件。

  在安庆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在数十年变革中,黄梅戏在民间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在莲湖公园、科技广场、街心花园,处处可听黄梅曲,有民间社团的自娱自乐,也有正规剧院的登台献演。

  在莲湖公园,听戏颇为入迷的张汉俊说,每天下午两点左右都有三四个黄梅戏民间社团演出,从《天仙配》、《女驸马》到《路遇》、《夫妻观灯》,一招一式、一唱一和,一笑一颦,不亚于舞台上表演,自己也乐得天天听几曲。他还表示,黄梅戏有创新发展势头是好事,老百姓喜欢听《小辞店》、《女驸马》等老调,听着舒服,唱着顺心,黄梅戏的改革希望能忠于“原汁原味”。

  经历过一代代人的传承,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传统戏曲日渐式微。黄梅戏的发展曾经也遇到观众减少、市场萎缩、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困扰。记者采访的众多黄梅戏从业者都认为,黄梅戏在加强导演、编剧、乐队等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围绕“原味”下功夫。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坚持创新绝不是摒弃传统,创新应对传统的加以弘扬和继承,坚持艺术创新必须有“度”。

  据了解,近年来,黄梅戏一直在剧本、配乐、舞美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如《徽州女人》把形体语言作为重要舞台手段,《公司》则是当代白领的故事。

  安徽黄梅戏校副院长李光南认为,黄梅戏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离不开观众。黄梅戏当前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在市场中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安庆市长肖超英说,黄梅戏经过近两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艺术表演、人才培养、剧本和音乐创作、理论研究等体系,从业人员近万人。

  如今,安徽提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安庆市则倡导“名人领衔、打造品牌”给予黄梅戏发展空间、期待着黄梅戏的再度梅开。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