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鲤鱼图》入选吉尼斯 英国华侨杨希雪的赤子情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4日14:45

  杨希雪的《鲤鱼图》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杨希雪的作品近日在广东展出。(王晓波 摄)

  杨希雪的艺术生涯是从1955年在深圳中学教美术课开始的,半个世纪后,74岁的他重回深中,将这里作为他的画展中国巡展的最后一站——

  他的艺术生涯是从在深圳中学教美术课开始的,他没有在艺术院校深造过,但画作却被英国女王、白金汉宫、英国工会大厦、中国驻英大使馆及世界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200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他颁发了大英帝国服务勋章(MBE,英国皇室册封为皇家荣誉会员),以表彰他为中英艺术交流作出的贡献。他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以艺术成就获勋的华人。他就是曾在深圳中学教过书的英国华侨——杨希雪老先生。

  1998年,杨希雪立志为华人争气,花了8个月时间,创作了一幅宽1.5米、长200米、重达94公斤的《鲤鱼图》,该作品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西方艺术界引起了轰动。

  明天,杨希雪“文化回归艺术作品巡回展”将在他半个世纪前曾经任教的深圳中学举行。在杨希雪来深圳准备画展之际,记者走访了这位74岁的老人,倾听到一位老人的传奇人生和赤子之心。

  在深圳中学被“逼上梁山”

  见到杨希雪的时候,他正在为15日在深圳中学举行的画展做准备。杨希雪把这次画展命名为“文化回归艺术作品巡回展”。在深圳展出之前,他的作品曾在北京、上海、东莞等地先后展出。

  杨希雪这次在国内的巡展,大部分地点都选择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曾经求学的肇庆师范学校(现更名为肇庆职业学校)、他曾经任教过的东莞中学、深圳中学等地。提到这一次作品巡展,杨希雪告诉记者,几年前,《西江日报》的一位总编辑访问英国的时候,问到他什么时候回国展出作品,杨希雪马上赋诗相告:远方孤雁五更啼,意在东方足在西。有待深秋红叶满,丹青游子有归期。“现在正是深秋红叶之时,国家的文化发展环境也越来越成熟,因此我决定今年回国举办画展。”杨希雪高兴地告诉记者。至于把画展最后一站放在深圳中学的原因,杨希雪解释说:“在那里出去,还是要回来的。”1955年至1958年期间,杨希雪曾经在这所中学任教过两年多时间,并在这里开始接触绘画艺术。

  现任英国中华诗书画学会会长的杨希雪原名杨凯元,1935年出生于当时的广东省信宜县一户农家,后移居肇庆。1954年,杨希雪在肇庆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东莞中学教化学,一年之后,他被调到了深圳中学。

  杨希雪指着窗外的几棵茂盛的凤凰树说,这是1955年他刚来深圳中学时,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栽种的,“当时在黄贝岭移植过来的时候,还没有树叶,现在已经绿树成荫。”他感慨地说。杨希雪回忆说,当时的深圳中学,刚从旧校址搬到现在的晒布岭新校址,条件非常艰苦,连教工宿舍都没有,晚上老师们只能在教室里休息,“几张桌子一拼,晚上就在那里睡觉,白天收拾了一下,就开始给学生上课。”杨希雪教化学课,他带领着学生,分头搜集废物:到回收店去买破铜烂铁,铝、铅、锌等金属;到化工原料店去买硫酸、盐酸、硝酸等,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当时的深圳中学校长黎暖提出让他兼任学校的美术课程,这可难住了杨希雪,因为他的专业是化学,美术只是他的一个爱好。黎校长看出他的为难之后说:“你的档案上写的你是全能教学,也就是说你能带任何的课程,更何况你还喜欢美术,我相信你能做好。”

  得到校长的鼓励之后,他开始读一些美术书籍,准备给学生们上课。他还记得在第一节的美术课上,他是如何通过第一四方斗,教授学生认识透视理论,观察事物,第二节课之后,他就带着学生出去写生了。

  杨希雪说:“在深圳中学教课的过程中,我也受益很多,虽然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却成为我艺术生涯的起点,我十分感激黎校长。这就是我要回深中办画展的最大理由。”

  在英国边开餐馆边画画

  1958年,杨希雪移居香港。初到香港,生活非常艰辛,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暂时把心爱的绘画放在一边,四处打工,学做衣服,贴补家用。几年之后,靠着勤奋的双手,杨希雪在香港逐渐安定下来。

  稳定下来之后,为了让自己的特长有所发挥,他在1965年报考了香港“万国艺专”继续学习绘画。由于成绩优秀、天赋也高,他用了10个星期就把3年的课程给学完了,被校长和老师誉为“非常有潜力的学生”而提前毕业。

  杨希雪艺专毕业之后本来想继续当一名老师,但那个时候老师的薪水只有200元港币,很难在香港生存下去,并且教师在衣着、语言上的严格要求让他也很不习惯,为此他放弃了教师的工作,依旧是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来钻研水彩画和国画。

  1969年,杨希雪带上中国宣纸和笔墨,远渡重洋,辗转到英国,在英国东北部林肯郡港口城市格里姆斯比经营中国餐馆。刚到英国,他一边打工,一边画画,并且开始自己研究油画创作,靠着卖画,他在英国也得到了一笔不错的收入。

  两年之后,杨希雪参加当地的艺术展览,他的一幅《晨雾》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就是这幅画让他在英国一展成名。随后,他经常与一些画家出去写生,但是每次都遭到一些画家的“抱怨”,原因就是他画得太快了,一般他画完两幅画之后,其他的画家连画布的一个角还没有完成,他解释说:“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方法绘画,我有自己总结的一套绘画理念。”

  现在杨希雪除了经营自己在格里姆斯比海港边的一家饭店外,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诗书绘画中。饭店一楼大堂到处悬挂着他的书画作品,饭店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成了他的“个人画室”。老年之后,他原本已经把生意交给儿子,却发现闲下来“难受”,于是再次“出山”,在饭店主事。他说,在自己的饭店见见华人老朋友,写写画画,他更有与故土“通电”的感觉。

  杨希雪现在靠着卖画在英国也能得到不错的收入,但是他始终不肯放弃餐馆的经营,他说:“经营餐馆是为了养家,如果单纯靠卖画养家,那我的作品就会屈服于市场,得不到我想画的。现在我的画基本上不卖,只是在圈内流行。”

  杨希雪在学习中外绘画透视理论之后,提出了属于自己的“垂直透视”理论体系。深圳的艺术评论家王晓波评价说,西洋绘画,严格依循照相原理。其包含的元素有特定的光源方向和特定的投影、特定的立场、特定的焦点等。这些特定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动结果都不一样。而杨希雪的“垂直透视”理论,即无论从上、下、左、右哪一个角度来欣赏这类作品,不会有倒悬、倾斜、失重等感觉,这是他的理论的特别之处。

  笔绘家乡亦解忧

  “故土重游数十秋,青山红叶诱人留。春回大地人情暖,旧雨新知共泛舟;虽无故土安身地,笔绘家乡亦解忧。无谓折腾春到尽,愿发余光亮九州。”这是杨希雪在1991年时,应中国文化部邀请,到国内参加艺术交流,在曾经工作过的深圳写下的诗句。在杨希雪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国,正如他所说的,他想通过作品来展现思念之情。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杨希雪想创作一幅画来展现对回归的喜悦。想来想去,他选定了鱼,他说:“鱼在中国象征着富贵、象征着和谐,锦鲤更是象征着锦绣里程的意思,用鱼作画是再好不过了。”为此,他画了10天,创作完成了1997条鱼,为香港回归献上了一份海外游子的心意。

  在杨希雪的创作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画鱼了,“杨希雪小的时候,最喜欢抓鱼,但每次又舍不得吃鱼,美味大多是家人分享。”杨希雪的堂弟介绍说。他的被吉尼斯纪录收录的画作《鲤鱼图》,也是以鱼作为绘画的主体。杨希雪告诉记者,创作这幅画,就是想为华人争一口气。

  1998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举办画展,当时杨希雪在英国艺术圈内已经小有名气,并且两次入选皇家艺术协会的画展,只要第三次入选,那他可以成为该协会的一名会员。然而他落选了,当杨希雪打去电话咨询时,对方一开始说是评委更换了,对他的画不喜欢,还拿出了装裱的问题说事,杨希雪一听就生气了,质问这跟画有什么关系。对方无奈之下,只好妥协重新审查。一周之后,审查结果出来了,杨希雪还是没能入选,他气愤地说:“这是对华人的歧视,我要证明我的能力给你们看!”

  杨希雪决定创作一幅破吉尼斯纪录的作品,在英国的艺术圈内产生影响。在查找了资料之后,他决定画一幅200米长、1.5米宽的画。为了寻找这样型号的纸张,他跑了很多地方。一位纸厂的老板对他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决定按他的要求提供纸张,杨希雪买纸就花去了7000英镑,染料重达500斤,花去了3000英镑。杨希雪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可是杨希雪在创作的过程中依旧没有动摇过。

  1998年3月,杨希雪开始了创作,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一幅创造世界之最的《鲤鱼图》。创作成功之后,新华社、英国BBC等国内外媒体都进行了,巨幅画卷在英国初次展出,就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效应。

  杨希雪解释说,画中5339条锦鲤各代表一个年份,象征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表现出中华文化自由自在地游动于彩幻的历史长河中。在创作这幅油画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出中国的韵味,他还使用了毛笔。而且,整幅画没有断痕和接缝,象征着中华文明自始至终没有中断过。画中鱼和谐地游着,象征着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国外,我一直都很想念祖国,人越老,心就跟这里越近。”杨希雪感叹地说,1991年,他首次从英国回到祖国,就高兴地吟出一首诗:“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乡音虽未改,人面几翻身。相见不相识,相谈一样亲。青丝添喜色,白发把心倾。”

  杨希雪还爱好诗歌,每逢祖国有重大喜事,他总要开心地吟诗一首。近年来,杨希雪热心在社区推广中国艺术,组织全英青少年书画大展,让更多的英国人欣赏、接受中国画。他说,中国书画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如今中国向外传播中华文明,应该重视发挥书画的作用,“比如孔子学院除了教汉语,也要教中国书画。”

  在英国40年的时间里,杨希雪对祖国痴情不移。他说:“我身在英国,但祖国的发展脉搏一直在牵动着我的神经和情绪,我为她的曲折忧伤,为她的进步和富强吟唱。”(叶志卫文/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