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从《赵氏孤儿》中看“忠义”文化

来源:山西日报
2009年11月16日00:48
  时间:2009-11-16 00:20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千百年来,《赵氏孤儿》的故事以震撼灵魂的巨大悲情,感动过无数的中国人,也感动过无数的外国人。在西方,它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

  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生动描述为以后各种版本的《赵氏孤儿》勾勒出了蓝本,元代作家纪君祥借此改编出杂剧,使它比原来的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1731年,法国传教士马约瑟把它译成法文,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先后在《法兰西时报》《中华帝国志》等报刊上发表,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德国诗人歌德以马约瑟神父的文本改编成剧本《埃尔佩诺》,法国文豪伏尔泰也以神父的文本改编出新剧本,取名《中国孤儿》,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随后,英国剧作家默非又改编了《中国孤儿》,在伦敦演出。2002年,美国纽约林肯中心艺术节上又上演了《赵氏孤儿》,反响相当热烈。2003年,两台不同版本的话剧《赵氏孤儿》同时在北京上演,一台在首都剧场,一台在民族文化宫,两部大戏全都场场爆满。当时有人评论称:“这是近十年来中国话剧舞台上最杰出的悲剧。”有学者撰文说:“不看《赵氏孤儿》,等于留下文化鉴赏一页空白的遗憾。”可见它的艺术魅力多么巨大、生命力多么强盛。

  温和、刘长华、彭斌等作家撰写的长篇历史小说《赵氏孤儿》,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手法,既再现了历史事实,又描写了当时的宫廷斗争之惨烈、权力角逐之复杂,尤其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春秋战国著名义士程婴等人忍辱负重之坚韧、义薄云天之忠贞、杀身取义之亮节、善于周旋之睿智。自始至终,都在讴歌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忠义”文化,让久远的故事与鲜活的现实在此交融,实现着历史与当今的跨越与链接,探寻古朴的“忠义”文化对当今时代的启迪与警示。

  《赵氏孤儿》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我们的家乡——三晋大地。据传,赵氏孤儿辗转流离后,就到了晋东盂县的“藏山”。千百年来,《赵氏孤儿》中所反映出的“忠义”文化,滋养、熏陶了千千万万的劳力者和劳心者。他们都谨记着、信崇着、践行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守仁行义于天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把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600年间,称作人类“历史的轴心”,或称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认为那是奠定了人性之精神基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创立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被称为“世界宗教”的精神底线。雅斯贝斯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在强调:这个时代的历史,在人类的全部历史上,处于中心和枢纽的地位。由此,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个时代,正处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之际。

  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指出:想深入理解中国,不仅要求助历史,“而且必须上溯其历史长河,以追寻其形成奠基的根本,也便是上古的先秦时期”。他还指出:“自从二十几年前的"文化热",直到最近盛兴的"国学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和探究,也总离不开先秦时期种种问题的讨论。”(《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序》)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我国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由镐京迁往洛阳,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一六国,期间共有549年,后人把这段历史称为“东周”。东周以公元前475年为界,此前的295年间,因孔子写《春秋》 一书,着重记载这一阶段的历史,所以,后人称之为“春秋”时期;此后的254年间,因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争霸,战乱不断,故被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西周奴隶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井田制日益瓦解,反映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天子失位,诸侯争霸,“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刘向《战国策·书录》)。

  春秋,是战国的开端;战国,是春秋的继续。战国时各诸侯国的激烈竞争,是春秋社会节奏的陡然加剧。战国时社会的基本特点,早在春秋时期,已具备雏形了。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生活在春秋中期的郑国子产和晋国叔向,哀叹“此季世也”(《晏子春秋》),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把它概括为“陪臣执国命”“礼乐征伐自诸侯”“自大夫出”(《论语·季氏》),而战国中期的孟子,则直斥“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然而,就是在这个“无义战”的乱世之秋,中华民族在疆场上的混战厮杀当中,懵懵懂懂地进入了历史上智慧之光初闪、礼新乐改方显的孩提时代。突出成就,是士阶层的崛起和实践,经先秦诸子们的不断总结、提炼、争鸣、升华,形成了代表后来中华民族精神底线和基本个性的“春秋大义”,并在此基础上,造就了中华民族以“忠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一直支配着2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孟子的直斥,正是代表了当时大批有识之士对“忠义”文化的极度渴望。

  

  公元前707年,郑庄公率先向王权挑战,他以武力对抗周师,并使大将祝聃射中王肩,从而拉开了春秋时代的序幕。在此以后的近300年间,中国由原来周天子“封建亲戚以蕃屏”(《左传·僖公二十 四年》)的大 一统,陷入了分裂、割据的动荡局面。春秋争霸,愈演愈烈。当时的社会,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当数伴随着争霸战的深入,士阶层的异军突起。

  这里所称的“士”,是指那些文化素质、政治意识、经济状况略高于普通百姓的人共同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属于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其社会地位近乎庶民。剧烈、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对士阶层的冲击最为严重,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个阶层必然具有如下特点:

  其 一:士阶层经常处于动荡之中。 一方面,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大批上层贵族的成员不断下降为“士”,成为“士”的新成员;另一方面,士阶层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被抛入庶民阶层,甚至“降在皂隶”(语出《左传·昭公三年》。“皂”:无爵位的卫士;“隶”:因犯罪而服役者。“皂隶”:当时是指从事低级政事工作的奴隶,位同服务王室的阉人。引者注。),因而,士阶层是广大庶民的后备军。与此同时,庶民中的出类拔萃者,随时有机会上升为“士”。

  其二:士阶层的收入和生活境况相对优裕。他们虽比不上诸侯、卿大夫,但经济待遇远比广大庶民优厚,且不必像庶民那样,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大多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技能,为统治者或贵族服务,他们的地位决定了这个阶层必须绝对忠于职守,“士不以失职为节”(《礼记·射义》),“利其禄,必救其患”(《左传·哀公十五年》)。

  其三:“士”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他们了解百姓的疾苦,掌握社会底层的信息,而且能够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进行分析、总结和甄别,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社会性,并能付诸实践。所以,这个时期的士阶层大都视野宏阔,思维敏捷,见解独到,善于任事,拥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斗争经验,蕴藏着巨大的政治潜能。春秋士阶层的崛起,不仅为当时人们的处世方式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而且为后来民族开泰人物的出现及“百家争鸣”的发轫,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春秋之时,列国之间,征战不断,兵燹频仍。各国诸侯为了获取或保持霸主地位,甚至为了使自己免遭被他人消灭或吞并的厄运,在残酷、激烈的竞争面前,再也顾不上自西周以来实行的那一套“贱不逾贵”“少不陵长”(《管子·五辅》)的以血缘论亲疏、凭出身论高下的用人原则,不得不招贤纳士,破格起用尽可能多的有才能的“士”为自己服务。这样,一大批身怀真才实学、智勇双全的俊杰之士,成为王侯公卿竞相招揽的对象。他们朝为布衣,夕为卿相,成为春秋时期各国霸主谋取政治地位的有力援手。小说《赵氏孤儿》中的赵氏、狐氏、屠岸贾的先辈们,乃至孔子的父辈,都是从这一时期的士阶层中脱颖而出的。

  春秋以降,文化下移,士阶层也发生了重大演变。

  先秦时,有把奴隶叫做“苍头”的说法,故后人把这次士阶层的重大演变,称为“苍头突起”,以此来形容这个阶层的迅猛壮大与崛起,主要表现在:

  其一:士阶层的队伍迅速壮大。尤其到了战国,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大批知识分子。各国诸侯不惜重金广揽人才、礼贤下士的良好风气,在客观上促使更多的人去发愤读书,增长才干,争取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战国养“士”之风大兴,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以及秦国的吕不韦等,皆以养“士”众多而名满天下。“士”的称号,不再限于读书人,凡有一技之长的,均以士相标榜。士阶层得到空前壮大。

  其 二: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春秋之时,士的地位是低下的;至战国,情况陡变。一介布衣之“士”,可以傲视王侯。君王对“士”,只有礼敬有加,而无怠慢。庄子可以用嘲讽的语气力拒齐威王的千金卿相之聘,齐威王却无可奈何;孟子把梁惠王驳得哑口无言时,梁惠王至多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并无怪罪之意。可见,有识之“士”在君王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崇高。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富有活力的年代。那时候,以杰出士阶层为代表的中国人,高扬“忠义”大旗,轻生死,重然诺;轻财利,重名节,敢恨敢爱,敢作敢当,最富有血性。产生在那个年代的“春秋大义”,是中国真正的民族魂。

  如果说春秋大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那么,“忠义”文化便是这个精神象征的核心价值,而小说《赵氏孤儿》,正是对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解析。

  

  春秋战国之时,旧的奴隶制度业已崩溃,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包括思想学术等,无不呈现出绚烂多彩、各派林立、多元并举的自由状态,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面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现实,有识之“士”驰骋遐思,竞相阐述和实践自己心目中的社会理想,最终,导致了盛极一时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争鸣持续了200多年,大大启发了时人的心智,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争鸣所体现的政治主张、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行为规范、道德伦理、思维方式等,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篇章,被后世誉为“春秋大义”,2000多年来,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研习、传承的文化,历代仁人志士身上所放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无不深深打上“春秋大义”的历史烙印。

  从春秋到战国,成千上万的才智之“士”异军突起,在剧烈动荡的社会里风云际会,虎跃龙腾,纵横捭阖,大放光彩。他们奇迹般地活跃于群雄纷争的历史舞台上,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充分展示他们的创造才能,成为当时社会上一支举世瞩目的生力军。士阶层的才情和智慧,不仅使那些依靠世袭而占据高位的达官显贵相形见绌,就连那些“千乘之主”“万乘之君”,在他们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才俊之“士”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强弱,甚至可以左右天下大势,“贤人在而天下服, 一人用而天下从”(《战国策·秦策 一》)。孟子称张仪等纵横之“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滕文公下》),是那个时代的形象写照。

  “士”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表现得极为出色,用自己卓越的智慧和胆魄,为子孙留下了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的精神瑰宝。

  在那个时代,尽管有少数人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翻云覆雨,行险使诈,惑主欺君,倾人之国,但这些人显然不占士阶层的主流。大多数“士”人志向远大,以匡时济世为己任,具有高尚的理想和抱负。他们敢为自己秉持的真理锐意进取,兼容并包,克己容人;或以改革变时风,或以巧智取卿相,或以善战解国难,或以雄辩屈人君,或恃道而拒势,或守道而殒身,皆成一时之名,令百代之下,叹为观止。他们饱含激情,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才智,忍辱负重,上下求索;更有甚者,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用自己的理想、信念、鲜血和生命,演绎出一曲曲像《赵氏孤儿》那样动人心魄的忠与义的故事。故事中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等,对后人无不发挥着教化、启迪的作用。

  《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无疑是这 一时期义“士”中的典型代表。

  

  “忠”与“义”,既是政治学的范畴,又是伦理学的范畴,有其丰富的哲学内涵。《礼记·礼器》称:“忠信,礼之本也。”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说:“忠者,内尽于心也;信者,外不欺物也。”

  孔子的学生曾参认为,孔子的学说,用两个字足可概括:“忠恕”而已(《论语·里仁》)。对此,朱熹的注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心之谓恕。”

  曾参还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意思是:为他人做事,能不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吗?可见,“忠”的前提,是诚心、尽力、恪尽职守。

  “忠”,是坚定不移的,要求忠贞不 二、忠贞不渝;“忠”,又是道德修养,故《易·乾》言:“忠信,所以进德也。”

  “忠”,是一种责任,所谓忠于职守、忠心耿耿、“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忠”,是有原则的:“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吕氏春秋·应同》)故,“忠”是志士仁人所向往、所追求,而且矢志不渝坚持的,是可歌可泣的,故被誉为“忠心贯日”“忠贯日月”。“忠”是主客体互相认同、互相尊重的,所以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义”,《中庸》解释说:“义者,宜也。”唐代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作而宜之之谓义。”可见,所谓“义”,是指做事适宜,合情合理。“义”,体现着一定意义上的“度”,即适度合律。而合乎规律,则意味着光明、进步和正义,故人们把普遍皆宜的道理称为“义理”,把应遵守的规矩法度称为“义方”;将富有正义感的人称为“义士”,将他们的行为称为“义举”,对违背正义的言论和行为感到“义愤”;称英雄的气概为“义勇”、正当的战争为“义战”。

  《列子·说符》曰:“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疆(同“强”,引者注。)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荀子·王制》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可见,在先哲眼里,人之有“义”,是人区别或高出一般动物的根本标志。

  “义”,是高尚的道德,故称“仁义道德”。“义”,是人的真实情感,是为义气;“义”,又是一种情趣和理想,故人们追求义气相投,崇尚义结金兰。所以,“义”是圣洁的象征。

  孔子说:“仁者,爱人。”有爱心,才是仁人志士的前提;爱民的军队,才是仁义之师。“义”虽利他,并不排除利己,但利己的手段必须正当,所以孔子讲:“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义”不是人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修养、实践、磨炼而获得的,所以《三字经》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孟子说:只要肯努力,“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义”是扶危济困、施惠于人,所以才有义务、义不容辞、见义勇为。“义”意味着,人们只要认准了,就要立即实施,一往无前,古人称之为“义无旋踵”。行“义”是付出,行“义”之人必然富有奉献和牺牲精神,故有仗义疏财、慷慨赴义、义无反顾、轻生重义;同时,利不妨“义”,但要穷不失义、见利思义,不可见利忘义、因利害义。“义”是主持公道、勇于表达,即义形于色、仗义执言、义正词严。

  “义”是不畏强暴,故《赵氏孤儿》中的程婴能舍生取义,不惧强权;鲁仲连能够大义凛然,义不帝秦。“义”是一种品格、情操,故人要重情守义,不可薄情寡义。“义”是感恩的:义重恩深、义海恩山,恩绝则义断、忘恩必负义,割恩则断义。

  “义”为天下之本。人无义不行、无义不立,多行不义必自毙。“义”是神圣而光明正大的,为了“义”,人们可以大义灭亲。“义”是伟大而崇高的,故有大仁大义、义薄云天;“义”是美好而悦人的,故有义浆仁粟、沐仁浴义。行“义”之人必有侠肝义胆、急公好义,而不能因一己之私,伤害大义。

  自古以来,“忠”“义”一体,是孪生兄弟,难解难分,如忠臣义士、忠肝义胆、忠义双全等。大凡为忠心所驱使,必为正义所感召;为正义所感召,必为忠心所驱使。

  凡此种种,在《赵氏孤儿》中,均能得到较好的诠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读者掩卷之后,定会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二月河 贾樟柯 杨春长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