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羌族歌舞拉开羌历新年序幕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9年11月16日05:51
本报讯(记者黄里)11月13日,晴空万里,汶川县城的一场大型“原生态歌舞比赛”,吸引了上千名干部群众和援建人员共同参与,拉开了羌历新年庆典的序幕。11月17日,是羌年列入首批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羌历新年,节日期间处在我省地震灾区的羌族群众都将举行一系列活动,共庆美好生活,表达对援建者的感恩。
11月13日一大早,汶川群众就把县城第二小学的体育场挤得满满的,各式羌族服饰让运动场变得五彩斑斓。
“我们祈祷汶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幸福安康……”来自萝卜寨的释比王明杰开坛祈福,一连串祝福把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龙溪乡村民唐学华说:“我们的房子都修好了,都住进新家了,龙溪乡马上就要旅游开发,我们一定要把心里的喜悦唱出来、跳出来。”
古老的羌年也是感恩的节日,传统节庆中要感谢山川。“今年的感谢要更多地给予帮助我们完成灾后重建的全国人民。”草坡乡足湾村妇女曾旭芬激动的说。来自高山上的孩子们,把鲜艳的羌红献给了援建人员。
阵阵的《拉木歌》传来,一队男女手扶着肩,扭动成了一条条耕耘的线……羌族儿女的节日歌舞,就是他们生活场景的写照,参加比赛的队伍都是普通村民。“以前都是在资料片上看过,这次是在现场切身体会,确实很震撼。”来自广东的援建人员庄侃高兴地说。
歌舞比赛组织者吴开明告诉记者:“在节庆期间展示羌族原生态文化,举办原生态锅庄比赛,有利于营造民族特色浓郁的节日氛围,充分展现汶川人民坚强不屈、铭恩奋进的精神风采,加快推动精神家园重建。”据了解,今年的羌历新年前后,类似的歌舞活动还将在汶川县各乡村广泛开展。
一年一度的羌年11月17日即将来临,今年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年是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年,更是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本报特此推出“聚焦羌年”系列报道。我们将看到,震后一年多来加快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获得了哪些成果,在羌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中正在出现怎样的可喜变化。我们还将看到,援建的力量改变了羌族百姓过羌年的方式。援建中拔地而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让羌年文化活动更加多姿多彩。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