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宁波海关获悉,该关日前在对一批出口转关的货物进行查验时发现,此批货物竟全部为未申报的大米,数量有一个集装箱之多,涉嫌走私出境。
据了解,该批货物是辽宁某公司在转关渠道以“铁制合页”为名申报出口的,目的地为阿联酋。查验关员实施开箱查验后发现,所谓的“铁制合页”等货物纯属子虚乌有,货物实际为一袋袋包装完好的大米,整整装满一个集装箱。经清点,共980袋、共24.5吨。这是今年以来宁波口岸查获的数量最大的一起大米走私案件。此前,该关在对一批申报为“拉杆箱”的出口产品进行查验时,也发现试图走私的袋装大米,共计20吨。
据经办理该案的海关关员寿一文介绍,目前粮食走私出口存在巨大的暴利空间。据深入调查,该批大米的采购价格为每公斤3.1元,一旦走私到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出售价格能翻10倍,利润十分可观。
自2008年年底以来,在国际粮价大幅回落、我国连续5年粮食丰收的大背景下,财政部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和大豆5%的出口关税,同时,小麦、稻米的出口关税也由之前的20%、5%统一下调至3%。但目前正常大米出口仍属于出口配额许可管理,企业通过申报其他品名出口大米,一方面可以逃避出口许可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逃避3%的关税,再加上差价,仍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据海关反映,当前粮食走私出口主要有4个特征:一是全部以伪报品名形式出口;其次涉案集装箱和单柜载重量较一致;此外,涉案企业主要为小型民营贸易公司;报关单运抵国(地)申报不实。
为了逃避海关监管,提高粮食走私的“成功率”,走私分子往往是先组织上百吨的粮食,然后在短期内“天女散花”般分成多个批次、从多个口岸装柜出运。
有关专家表示,粮食走私危害不可小视,由于此类出口食品没有经过严格的商品检验检疫,走私成功会给正常的食品出口秩序和食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也影响国际市场上“中国出品”的信誉;此外,粮食走私另一重大危害在于,其不仅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更是变相地把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转补给了国外的消费者,如果粮食被大量走私,势必导致国内粮价上涨,继而引发物价上涨的恶性循环,将影响国内粮食供应。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