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3错误认识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1月16日12:50
专家小传:纪立农教授,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糖尿病,唯有充分认识它且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才有战胜的把握。为此,从今年起连续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都是“糖尿病的预防和教育”。日前,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大国,只有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糖尿病知识,推广科学、规范的治疗手段,才能有效遏止其蔓延。
人体血糖调节是一个精妙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比如有降糖作用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良,血糖就会上升,继而对全身血管产生毒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人体自身胰岛素的分泌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对此,纪立农教授打了个比方,“基础胰岛素好比地平线,它能维持人空腹时相对平稳的血糖;餐时胰岛素好比山丘,它能让我们每次吃饭后血糖不至于升得过高。”
纪立农教授说,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早期,特别是肥胖的患者,身体往往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良,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代偿。再发展下去,负责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过于劳累,就会“减产”,导致血糖异常升高。为此,治疗上首先要对付胰岛素抵抗,如运动减肥、控制饮食、口服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等药物。
如果上述措施效果不好,就要人为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欧美最新糖尿病防治指南一致指出,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的患者应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纪立农说,“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推荐,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联合治疗的首选用药。”
纪立农介绍说,糖尿病治疗都是从饮食控制加运动和口服药开始,如果病情加重,口服药失效,就要在晚上加一针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若能把血糖控制住,就维持这种方案;若控制不住,还要加餐时胰岛素,哪顿饭后的血糖高,就在哪顿饭前加。
治病不能矫枉过正,降糖如果导致低血糖,对病人的伤害更大。由于基础胰岛素更接近生理分泌模式,不产生明显峰值,能有效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因此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一提的是,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其他基础胰岛素相比,一天只需要打一针,一般在临睡前注射,就能保证24小时平稳降糖,是真正一天一次、更接近生理的基础胰岛素。
最后,纪立农教授强调,对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摒弃3个错误认识:一是怕“上瘾”,事实上胰岛素是身体必需的,身体内缺乏了才需要补充;二是打胰岛素不监测血糖,而治疗不监测血糖就好比盲人赶路;三是认为用上胰岛素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这样的后果是血糖失控且体重增加。(张 彤)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