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热”有些急功近利 还未热到点儿上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6日15:45
去年,陈凯歌电影《梅兰芳》带动了一阵“梅兰芳热”和“京剧热”;今年正好是梅兰芳大师诞辰115周年,“梅兰芳”再次成为热点。不仅戏曲界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一系列“纪梅”演出;一部将梅兰芳一生浓缩舞台之上的话剧《梅兰芳》,也将作为“第七届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重点剧目,于12月5日至6日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这部话剧《梅兰芳》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任总导演,武生出身的白永成扮演梅兰芳。任该剧艺术顾问的梅葆玖先生在采访时表示:这个戏非常好。
访谈
与其被瞎猜不如真实表现出来
记者:怎么评价这部话剧《梅兰芳》?
梅葆玖:这个戏非常好,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把我父亲艺术、生活、为人的各个方面都展现了出来,让大家可以对我父亲的整个人生和为人之道都有更多的了解。希望这个戏能够长期演下去。
记者:京剧、电影、话剧……近年来有各种艺术形式来演绎您父亲的生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梅葆玖:有这么多方式来展现我父亲的一生,我感到很高兴,都非常好。我们家和老一辈话剧人都很熟,熊佛西导演就经常到思南路,和我们一起切磋艺术,所以我对话剧不陌生。话剧艺术也许是表现家父一生坎坷风雨和艺术成就的最佳方式。
记者:为什么说话剧也许是表现您父亲一生的最佳方式呢?
梅葆玖:话剧有诸多舞台手段可以使用,特别是用大量的对白与独白来讲述故事与抒发情感,这是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媲美的,它的表达更加直接也更加真实。这版话剧,巧妙地将京剧和话剧融合在了一起,还加进了很多电影的元素,效果非常好,我很欣慰。
记者:话剧《梅兰芳》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感情生活,据说比电影版要丰富和真实得多,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剧中“梅孟恋”的?
梅葆玖:梅兰芳怎么了?他也是个男人,他有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很正常。与其被外界不知情人瞎猜疑,不如我们用话剧将真实情况表现出来。
记者:作为电影导演,怎么会想到执导话剧呢?
吴思远:梅兰芳先生是我们国粹艺术的代表人物,是我非常尊敬与崇拜的京剧大师,能够在大师诞辰115周年之际,用话剧这种舞台艺术形式完成对大师的崇敬与缅怀,我深感荣幸与激动。
记者:据梅葆玖先生讲,您为话剧增添了很多的电影元素,体现在哪里呢?
吴思远:话剧舞台毕竟是有局限的,我们希望表现的是更为广阔的时空,为了在剧中展示时空交错、时代变迁的效果,我们将在舞台上设置7个多媒体屏幕,用现代科技来把梅先生的传统京剧表现出来。当然,舞台上的真功夫才是最大看点,但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达成一些舞台效果,比如让真的“梅兰芳”和舞台上的“梅兰芳”进行时空对话。
记者:听说你从15年前就开始酝酿《梅兰芳》这出戏?
白永成:这个戏是我在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葆玖的哥哥梅绍武的支持下做的。1994年,我以梅兰芳蓄须明志为主题排了一个戏,梅绍武写了封长达8页的信给我,希望能够让《梅兰芳》到北京演出,这也一直是我的一个梦。15年后,《梅兰芳》终于能够到北京演出了,而且是作为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剧目,又是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真是圆了我的梦!
记者:扮演梅兰芳的压力一定不小吧?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白永成:压力的确不小,但是在得到梅葆玖老师的大力支持后,动力更加足了,排练起来也逐渐顺畅了。说起最大的难点,无疑是要想尽办法找到梅兰芳的神韵。说实话,从没有觉得这样累过,从开始进入文本到下地排练,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越是想赶快找到人物的感觉,越是体会到“欲速则不达”的深刻内涵。直到葆玖老师几次三番的亲自教授后,才领略了些许“似与不似之间的神韵”。特别是观察梅葆玖老师生活中的体态特征,再以梅兰芳先生的各种资料做间接借鉴,才逐渐找到了梅兰芳先生的神似“空间”。
记者: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你如何在话剧中体现京剧艺术呢?
白永成:我原本是戏曲武生出身,早年学习过秦腔,葆玖老师对我的京剧唱腔也颇为满意,我本来也是信心蛮足的,但要把梅兰芳先生的艺术完美地表现出来确实是很难做到的,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排练《穆桂英挂帅》时,一再谨慎还是出现了瑕疵,有两个音总不够精准。为了这个唱段葆玖老师花费了整晚来传授我正宗唱法,嫡传“梅派”唱、念、做、打的本领。历经一段时间的磨砺,我对梅兰芳的把握总算更进了一步,技艺上也有了提高。
观点
“梅兰芳热”其实还未热到点儿上
不知道梅兰芳大师是否能想到,在自己过世多年后的娱乐时代,依然能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文化商人的卖点以及大众的专注热点。那些尘封往事伴着浅吟低唱被重新拾起,几分真实,几分虚构,几分想象,几分戏说,让世人在支离破碎的传说中拼凑出时代的巨变和伶人的悲喜。
然而,真正的绝代风华无法复制,后人的模仿只能让人更加扼腕今难如昔。那些希望通过“梅兰芳热”而带动“京剧热”的想法,不是太过理想就是太过天真。
且看电影《梅兰芳》热映之后,世人最关注的还是“黎明的扮相”、“章子怡的戏份”、“孙红雷的演技”;最好奇的还是“梅谭之争”、“梅邱之情”、“梅孟之恋”……而梅兰芳的成长、经历、情感、处境,甚至还没有《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更令人刻骨难忘、回味无穷;而京剧艺术,在其中更是仅仅成了点缀。因此,《梅兰芳》的成功,是商业的成功,是票房的成功,而并非“梅兰芳”和“京剧”的成功。
今年,为了纪念梅兰芳诞辰115周年,戏曲界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梅兰芳的京剧演出,但记者得知,票房并不都很理想,不少还是戏曲圈内的自娱自乐,没有在社会上引起真正的反响,使“纪念”几乎沦为应景的昙花一现。最近,话剧《梅兰芳》将在北京亮相演出,虽然梅兰芳之子梅葆玖表示“话剧艺术也许是表现家父一生坎坷风雨和艺术成就的最佳方式”,虽然剧中主演都是科班出身的戏曲演员,虽然据说还原了真实的“梅孟关系”,虽然增加了更多的京剧唱段,但由于欠缺明星效应和炒作热点,显然没有电影版上映时的关注热度。
但不可否认的是,“梅兰芳”如今确实有市场。这和整个大环境相关,如今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之后有着文化主体重建的需求,国粹和国学大师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之一,梅兰芳确实是最可靠也最有效的文化资源。他和他那一代人完成了京剧的巨大转变,他的一生基本可以看成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的缩影;他的传奇人生和情感经历颇具戏剧性,而他的艺术造诣和为人之道、民族气节又值得称道……这一切都确实值得一书再书,深挖细掘。
尤其对于当今的中国,研究梅兰芳更具有深刻的意义。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其实也是都市化的商业社会,那么他是如何成为都市文化消费市场的领军人物的?他是如何成功找到文人与市民欣赏趣味交集的?他是如何使传统艺术具有新意和新时代审美的?他又是如何在政治和商业的双重压力下,保持艺人的生存和尊严的?还有,他是如何在将中国传统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有着强烈的国际文化交流责任感和自觉性的?他努力让世界了解和欣赏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精华,而现在很多的“旅游京剧”,还在用把京剧变得低俗廉价的方式向外国人推销着京剧。
因此,“梅兰芳”并不过时,只是对“梅兰芳”的消费有些急功近利,没有真正“热”在点儿上,也没有触到时代和个人真正的爱与痛。这是因为,如今研究梅兰芳的人,远远没有当年梅兰芳研究京剧的精神。不是闭门造车,就是媚俗大众,因此不是被市场冷淡,就是被专家不屑。
反倒是远在台湾的梅派传人魏海敏,没提纪念“梅兰芳”,也没提弘扬京剧艺术,而是联合专业的作家、学者、教授以及各界艺术家,研究年轻人的兴趣和文化关注点,将张爱玲的名作《金锁记》精心改编搬上了京剧舞台,近日还将到北京演出。这样的创作和舞台实践,或许才是对梅大师精神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传承与纪念。(王润) (来源:北京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